中新社泉州八月三十一日电 题:铁观音茶香飘两岸
中新社记者 林永传
每年春秋两季出茶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茶商蜂拥而至,其中很多自驾车直接至茶农家中购茶。偏僻的茶乡都呈现出都市般的繁华。 如今,安溪铁观音已成为数十万农民发家致富的“法宝”。
安溪县是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却曾是福建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级贫困县。改革开放以后,该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目前,全县拥有茶园四十万亩,年产茶叶四万吨,产值四十五亿元人民币,全县涉及茶产业的人口近八十万人,形成了“一业旺,百业兴”的局面。二OO五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千一百五十六元,其增幅远超城镇居民。茶叶,使这个闽省最大的贫困县一跃进入了全国百强县。
安溪茶产业发展壮大进程中,民营企业和闽台合作两大车轮成了巨大推力。
在安溪,“茶界奇人”魏月德见证了茶产业的发展历程。这位有铁观音始祖魏荫第九代孙名份的爱茶人,从做茶到卖茶,经历了无数曲折,终于将“魏荫名茶”这一品牌店从安溪开向了广东,开到了西安。刚开始外出贩卖茶叶时,因为当时对农产品流通的限制,魏月德将茶叶装在棺材里偷着运出安溪,再发往广东贩卖。几经波折,几次破产,让他对茶叶市场有了诸多体会。
一九九二年,魏月德贷款一万多元在村里举办茶王赛,这是安溪茶农首次独资举办的茶王赛,引起了很大反响;一九九四年,他又出资六万元,第二次举办了茶王赛;一九九六年,他再次出资六十万元,由福建省茶叶学会主办了“安溪县首届魏荫杯铁观音茶王赛”,赛出的茶王茶,拍下了五百克十六万元的天价。几次茶王赛的举办,使铁观音茶声名鹊起,也成就了魏月德的事业。
从一九九七年开始,安溪县政府加大了“铁观音”品牌的推广,每年都在全国各地举办大型茶事活动,魏月德总是积极参与,并多次获“茶王”美称。一九九八年,他创办了安溪县首个绿色食品基地。
像魏月德一样,致力安溪茶产业发展的民营企业家还有很多,正是他们的辛劳,才使“铁观音”的名号出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安溪茶产业另一有力推手便是闽台农业合作。台湾的乌龙茶制作技术本是安溪人于清代传入的。数百年后,在闽台农业合作大潮中,台商又将台湾先进的制茶技术传回了安溪,并在安溪树立了两岸农业合作的成功典范。
截至目前,已在安溪登记注册的台资茶叶企业共有二十四家,投资总额九百七十六万美元。随着大片台资茶叶基地的建立,台资茶厂的开办,台商不仅为安溪带来了资金、设备和技术,而且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管理模式,大大推动了安溪茶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