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很有几年在美术界没有露面的省国画院原副院长、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孙吉斌先生,近日将其余百余件新作,蓦地呈现于贵阳市美术馆,令人振奋又意外。
然而明察详情的人都知道,这些年来吉斌先生在画坛的隐匿无声,并非因为其他愉快的因素,实则是病魔缠身,致使生活都难自理。 于是不独夫人不离左右,同时也长居京城,靠着儿女照料。吉斌先生为人醇厚,心地宽善,在圈内的人缘之好有口皆碑,所以虽是离开贵阳这么多年,并不应验世俗常闻的“人走茶凉”之说,而是关切探询之声不绝于耳。每遇佳节良辰,同仁同事都会主动提及或电话慰问,套用一句流行的著名台词,大家都衷心祝愿吉斌先生“好人一生平安”。
吉斌先生的确是个好人,但更是一名优秀的艺术家。他早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系,受教于宋吟可、王渔父、方小石诸名家,之后更以工笔花鸟享誉一方。高品位师从正加上重传统勤思考,使吉斌先生一入手便直窥以书入画的奥堂,就是早年的工笔画也不例外。吉斌先生的工笔花鸟设色雅艳,程序精严,法度俨然。然而其外在愉人的视觉效果始终不掩在用线上的骨力和分明,因而使画面无论从深厚还是耐看方面,都很能予人启益。这与当今不少工笔画家只重特技制作,一味追求华美,画虽抢眼夺目,殊少内涵玩味堪可对比。诚然,传统工笔画规范的程式及画材的处理,又多少会令现代青年观者觉得有些“老套”而不得满足,这一现象也确实需要我们面对与思考———自然,此属另一个话题。
由于长期坚持书法修炼、临池不辍,这使得吉斌先生在自觉年事渐高,目力不济,而将创作重点从工笔转向写意之后,厚实的积累便绽放出异彩,令同道们大为赞叹。吉斌先生的书法走章草书谱一路,以短笔厚拙胜,故其画格亦远离率性洒脱和明快漂亮,而近求生拙追内美,其实这正是“画如其人”的验证。综观吉斌先生的写意画作,无不透发出内敛、含蓄、沉稳而又不失刚毅的气息,虽合温柔敦厚之旨,更有自强不息之风。愈到后来,笔愈生辣,墨愈苍润,意愈高古,境愈雄阔。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质如此之高、量如此之大的作品竟是出自一位长期手颤不能自控的疾病患者之手!这需要怎样的信念作支撑,何等的毅力来完成!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视艺术为生命”或“生命因艺术而存在”之类豪言壮语的最好注脚。
但是,这种豪言壮语是我们从吉斌先生的身上与画中读到的,在吉斌先生那里,我们只能看他谦逊而和颜悦色的微笑。是的,整日身置轮椅病榻近六年之久的吉斌先生肯定比我们更深地懂得生命的含义和健康的价值,自然对它们的理解与珍惜也为我们所不及。因而从更深层更本源的角度来看,吉斌先生的作品,实质上是生命的礼赞,盎然勃勃的生机与绚丽多姿的造化是其表现的主旋,同时也折射出吉斌先生个体生命的坚忍和艺术生命的顽强。
其实,吉斌先生何以能取得现在的艺术成就,早在其大病之初的一首自况诗中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病榻二载有何为?似水流年空泪垂。学步不计冬与夏,不信东风唤不回!”吉斌先生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做白发学童。若干年过去了,东风终于被吉斌先生的精神感召而回,令吉斌先生的艺术生命之花开得姹紫嫣红。我们在欣慰、陶醉和感动之余,愿吉斌先生的生命之树常绿长青!
作者:陈争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