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已承载33年辉煌的大庆油田继续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本报资料片
9月1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累计生产原油5亿吨!
油田开发的历史因这一天而格外生动。创新发展的足音因这一刻而分外铿锵。
5亿吨,在过去的46年时间里,凝铸成共和国躯体里最为强劲的血液和动力。
9月1日,在这个撼人心魄的历史时刻,有人在探究:5亿吨到底有多重?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精神之魂。继承不忘与时俱进,创新不忘固本溯源。5亿吨来源于大庆精神的发扬光大。
20世纪60年代那场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不仅在于成功开发了大庆油田,而且培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就是大庆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干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三老四严”作风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离开过大庆石油人。
会战初期,一厂中四队队长辛玉和带领12名职工抬着两块床板,带着一把菜刀,奔赴新区。60多天的日夜奋战,12口油井全部投产。油井投产后,辛玉和从自身做起,工作上严细认真,一丝不苟。油井清蜡换新钢丝时,他用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检查钢丝有没有砂眼,以杜绝刮蜡片掉到井下发生生产事故。“三老四严”成为油田人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动力。
如今,大庆石油人依然在传统中汲取营养,在弘扬大庆精神中寻找支柱。迈向新世纪,一厂确立了“三老四严、永创一流”的核心理念,赋予大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永创一流”体现了全厂员工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和新时期“创建百年油田”的不竭动力。
新形势下,“四个不一样”的管理理念脱颖而出。“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四个一样”和“四个不一样”统一起来,在文化与管理的互融中,大庆精神又有了新的发展。
大庆精神永远是石油人战胜一切困难、夺取胜利的“传家宝”。这种精神力量,成为一厂累计生产原油5亿吨的重要支撑。
唤醒沉睡的石油河,创造年产原油1000万吨以上连续稳产33年的辉煌业绩。5亿吨来源于科技进步的强力驱动。
一厂46年的开发建设史,是一部科技兴油的进步史。
看一厂发展,自喷采油、机械采油、三次采油连接起科技兴油的发展主脉。从笼统开采到分层开采,从粗放开采到细分层系开采,从主力油层到薄差油层到表外储层,无不印证着科研探索的攀登足迹,无不彰显着科技兴油的魅力。
油田开发初期,广大科技人员把一腔爱国心、报国志,化作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实际行动。1974年,一厂原油年产量攀上了1000万吨的历史新高。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主力油层进入高含水期,油田含水达到70.6%,地下油水状况变得复杂,开发难度逐年加大。面对国家对石油能源的迫切需求,一厂全面转变开发方式,变自喷开采为机械开采,并做出了开发地下尚未动用的高台子油层的重大决策,吹响了向年产1500万吨进军的号角。
高台子油藏的开发是一厂开发史上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关键战役。高台子油层位于萨尔图油层下面,埋藏较深,渗透率低,而且油层也比较薄,开采难度大。在油田开发初期,地质专家将其打入“冷宫”。由于萨尔图主力油层产量递减,一厂把目光转向了地下依旧沉睡的高台子油层,开始了对高台子油层的开发试验。
从1980至1988年,无数次精心试验,终于敲开了沉睡亿万年的油藏宝库大门。当滚滚石油汹涌而出,展现在一厂人面前的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光明前景。经地质储量计算,一厂整个高台子油层储量达到3.1亿吨,相当于在地下又挖出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依靠主力油层和高台子油层的开发,到1991年,一厂攀上了年产1500万吨的高峰。
三次采油技术是油田开发技术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一厂充当了三次采油开发试验场的角色。聚合物三次采油工业化生产的重大成功,为大庆油田的聚合物三次采油提供了试验依据和工业性生产的实践。
科技,创新,使一厂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造了年产原油1000万吨以上连续稳产33年的辉煌业绩。
首创岗位责任制,推行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亿吨来源于管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在北二注水站,整洁优美的环境,一尘不染的设备,一丝不苟的交接班,无不在诉说着这里曾是岗位责任制的发源地。
到这里采访,职工们深情地向你讲述:1962年6月21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北二注水站,详细地观看了注水站的岗位责任制,高兴地说:“好啊,你们这样做很好。”自此,岗位责任制得到迅速推广。岗位责任制从创立之日起,就成为大庆油田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在坚持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北二注水站进一步总结形成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的“三标”工作法,在石油系统得到了推广应用。
中十六联合站的孙桂兰刚刚参加工作时,那种班前会唱歌的氛围和站区走路“三人成行,两人成列”的军队作风使她深受震撼。联合站内,人人有区域,人人有目标。全站员工从细微之处着眼,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品管理覆盖网。
“我的操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岗位行为零失误,服务行为零缺陷,心理行为零距离。”……在萨中Ⅱ配制站,这些郑重的话语诠释着员工对企业管理的庄严承诺和深刻理解。在这里,党员承包的岗位全部达到先锋岗水平。
走进中七联合站,一股股亲情在人们的心中涌动。每位员工和亲人的合影,亲人的安全寄语静静地挂在安全亲情展示板上。“安全,家人的期盼;平安,永远的祝福。”冷冰冰的管理就这样充满了人文底蕴。联合站的管理水平在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塑人中得到了迅速提升。这里成为油田公司的管理样板站。
46年来,一厂在发展中提升管理思想,在探索中转变管理方式,在创新中提高管理效益。以管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为企业持续有效发展铸就了“钢筋铁骨”,高擎起5亿吨的历史丰碑。
(黑龙江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