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经营产业化、居住城镇化”不是一句华丽的口号,而已是沉甸甸的果实。崛起于一片亘古荒原上的百余国有农场,经过60年的积累发展,为黑龙江乃至全国提供了一个“统”与“分”完美结合的现代化农业模式——
14万复转官兵、5万大专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先后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北大荒开发中。
三代人,半世纪。青春和汗水,换来如今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9个分局、104个农牧场)的拔地而起。
一个农垦人年生产34吨粮食,一个农民却只产4.5吨;农垦人提出给全省代耕3000万亩,几乎等于再耕作一个黑龙江垦区。这一切都昭示一个道理:
机械化——农业的必由之路
农业生产效率,在农垦与地方反差极大。请看两组数据:
———垦区劳均生产粮食34吨,超过15个发达国家劳均产粮水平。而地方农村劳均生产粮食仅4.5吨;垦区人均创产值16800元,地方农村人均产值8000多元。
———垦区人均纯收入6200元,地方农村人均3221元,低于全国平均数。
位于嫩江县境内的大西江农场,人口只有1.1万,对耕地的胃口却大得出奇。农场自身的28万亩耕地不算,还在内蒙古承包了25万亩耕地,为邻县代耕土地10万亩,等于又耕了一个多“大西江”。
在全省,目前已有27个县的1000万亩土地交由农场代耕。那些“缴地”的农民,则去饲养牛羊,加工粮食,贩运果菜,外出打工。“代耕”为农民增收6500万元,农场增收900万元。
据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吕维峰介绍,黑龙江垦区的自有耕地是3500万亩,垦区的目标是到2010年,为我省农村提供代耕代种服务3000万亩。届时,全省耕地的三分之一强,将由农垦人耕种。
农垦人何以如此“胃口大、底气足”?
现代战争,决胜的关键是“武器”;现代农业,丰收的法宝是“农机”。
大西江农场的看家宝贝,是6套美国“约翰迪尔”大型现代化“精准”农业机械,每套价值700多万元,全国也不过十几套。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黑龙江垦区拥有一个庞大的“机械兵团”,大中型拖拉机26775台套,联合收割机11065台,配套农机具6万台套。这些农机的总动力达433万千瓦,价值55亿元。垦区还拥有一个航空公司,30多架“北大荒银鹰”,实现了从空中到地面的“立体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据测算,垦区平均亩投入机械165元,约是我省农村的2.5倍。目前,垦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2%,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千年梦想。
农垦人用上了美国的“约翰迪尔”,地方农民只能把“小四轮”当成宝贝;农垦能大手笔“连片耕作”,地方农民却只能种“花花田”。这一切都昭示一个道理:
机制一变天地宽
一套价值700多万的“大家伙”,农垦职工是怎么买到手的?
原来,农场在农机采购和管理上自有“高招”:大型农机具,农场采用“个人集资、农场入股、国家贷款补贴”等形式统一购买。管理上更是标新立异:由农场统一存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年底对“股东”们核算分红。如此一来,巧妙地迈过了大农机价格昂贵的门槛,也规避了经营风险。
地方农村盛行“小四轮”,是小块分散的“花花田”使然。“小四轮”耕地,容易造成土地板结,有机质含量低,效能当然无法与大型农机相提并论。
经济学者研究发现,在全国实行土地承包制以后,我省垦区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地方的独特之路。
1984年,垦区开始兴办“家庭农场”,逐步建立了以家庭农场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了“四到户、两自理”模式,即:土地使用权明确落实到户;通过转让或自购途径把农机具的产权明晰到户;划小核算单位,最终把“户”作为基本的生产经营核算单位,盈亏风险责任到户,家庭农场生产费、生活费全部自理。
“分”的好处,是极大调动了农垦人的积极性。之后,垦区开始挖掘“统”的优势,从1992年开始逐步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期找到生产要素在一个生产经营单位聚集的最佳状态。
于是,一个“农场统一经营土地,各户单独核算成本和收益”的模式逐渐成型。目前,全垦区家庭农场总数约20万个,经营100公顷以上的家庭农场达1447个,全垦区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达到68%,旱田经营规模户均450亩,水田经营规模户均200亩,家庭农场平均经营土地200亩。这种集约规模,达到了农业发达国家荷兰的水平。
土地的集中使用,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保障。而高度的农机化,又推动了垦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在尚不完善的市场面前,个体的农民常常显得势单力薄,假种子假化肥导演的“坑农事件”不绝于耳。但“农场人万事不操心。”垦区农业配套服务几乎涵盖了“耕、种、管、收、售”的农业全领域。垦区推行农业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的标准化覆盖率,达100%。
驱车龙江大地,地方村屯和农垦居住地,一眼就能区分出来;打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垦区的“集体权威”再次显示出来。这一切都昭示出一个道理:
有“规矩”才成“方圆”
在龙江大地,地方村屯和农垦居住地的区别在于:房屋样式统一,成排成行,是农场的;房屋样式杂乱,零散错落,就是地方的。见到“房前堆柴草,猪牛满院跑”的,就是地方农村,房前屋后不见柴草垛和牲畜的,就是农场的。
在居住地日常管理和建设上,垦区的“集体权威”再次发挥了威力。当初,复转军人按照部队营区模式,打造了今天农场驻地的雏形。几十年来,部队作风不仅贯穿在农场生产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农场建设一直严格按“规划”办事,近年来盖楼房别墅,更是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农垦人家的房前屋后,不再是随心所欲的“自留地”,垦区想出了“五统一”的办法,在驻地的居住区以外,再辟建出几个“专区”,家畜统一圈养,农机统一停放,柴草垛统一堆放,垃圾统一清理,院墙统一规划。
农民居住的分散,制约了农村道路交通和卫生等服务设施的发展,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瓶颈,而黑龙江垦区,很早就开始走“集群居住”之路,小城镇建设远远走在了全省的前面,居住地呈加速向中心城镇集中的趋势。
九三分局副局长裴志刚讲,近几年九三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撤队建区”,原有的280个队,合并成了现在的78个管理区。在尖山农场,生活区与作业区分离,农场职工大多在场部集中居住楼房。农闲住场区,农忙去作业。一台台大巴车,载着这些“现代农民”穿梭在家居与农田之间。这是发达国家才常见的“候鸟式农业”作息模式。
“规矩”,使垦区的方方面面建设顺利开展,足以让地方农民眼热:集中供热率达36%、自来水入户率达86.6%,广播、电视、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电话入户率达75%。如今,气势恢宏的中心广场,蛙声一片的荷塘月色,风光旖旎的水上公园,在垦区已是平常之事。全垦区已建成拥有完备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小城镇140座。这140座小城镇,像一颗颗明珠散落在龙江大地,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记者手记
垦区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一条“把分散经营的积极性和统一经营的优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新路。沿着这条路,黑龙江垦区从“传统农业”走向了“现代农业”。
“统”与“分”的完美结合,催生了“垦区模式”。以“机械化、规模化”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加上以“统一化、城镇化”为特征的生活方式,组成了“垦区模式”的核心内容。而贯穿“垦区模式”的,就是那双“集中的手”。这是一双不弱于“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之手。
解读“垦区模式”,冲破行政区划壁垒,走出一条解决黑龙江“三农”问题的新路子,成为亟待破解的命题。(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