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药”广告“围攻”大医院 收来药品主要流向农村
“有人在离省医不到200米的人行道上“挂牌”收药,但牌子旁边并没有任何人。”昨日,不少市民致电本报百姓新闻网6757777,告诉记者他们在省医门外所看到的这一幕。
接到报料后,昨日中午1时许记者来到贵州省人民医院。在离医院大门不到200米的右侧,记者发现了“站”在人行道中央的这块牌子。白底的纸牌上面写着大大的两个字“收药”,“收药”两字下面则写满了药品名称,如安必仙、尿毒清等,纸牌附近没有任何人。当记者拿起相机准备拍照时,从旁边一小吃摊走出一身材略胖的女子将纸牌拿走。而记者离开几分钟后,发现这块纸牌又“奇迹”般地回到了原地。
随后,记者在省医附近的居民区路边及电线杆也发现一些写着“高价收药”的“小补丁”。在市民的指点下,记者甚至在省医、市一医的卫生间内发现“收药”小广告。
记者打给其中一个出现次数较多的电话号码,听筒里传来了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男子声音。记者问起他是否收药,他警惕地问记者“你怎么知道的?”记者向他解释是看到了他贴在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想和他联系业务,且手里现存有一些病愈后所剩下的药。该男子放松警惕,并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他们主要是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化疗、麻醉等药品,回收的价格一般是售价的一半左右。如果能长期合作话,还可以适当地加点钱。记者问到“刚过期的药收不收?”,该男子迟疑了一下,告诉记者要先看了药再说,如果还可以的话可以收,但是价格要低得多。
据了解,这些收来的药品主要被卖向农村市场。而提供“药源”的大多为用医保卡或公费医疗买药多了自己又用不完的人。
作者:杨志坚 张其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