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企改革大致经历了扩权让利、承包经营、制度创新与机制转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阶段。近两年,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论日渐激烈,其中包括郎咸平与顾雏军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上交锋,“反思经济学家”与“主流经济学家”之间的论辩。
记者深入采访后发现,有关国企改革的“两派之争”,正给我们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国企改革不能损害职工利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国企纷纷改制为民营企业,一些地方彻底把国企卖光。改制中很多企业获得了新生,但也有些国企改制后产生了两极分化:普通职工国有身份没有了断,没有得到补偿金或补偿金极少;原厂领导却摇身一变,成为千百万资产的所有者。对这种现象,有人认为不公正,职工利益受到侵害;有人却认为,国企改革就要牺牲一代人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损害职工利益,必然招致民怨。采访中经常有人向记者诉苦:一些改制害苦了工人,不少企业让工人买断工龄走人,只按一年工龄三四百元发放补偿金,不少工人干了20年,还拿不到1万元。已经改制的国企中,利益受损最大的就是“4050”人员。计划经济时期,国企利润上缴国家,职工们拿低工资,没有多少积累;市场经济时期,他们又在国企改革中“出局”,这种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落差和心理落差,导致一系列不稳定事件。这些不稳定事件多次发出警示:国企改革必须以人为本。
不损害职工利益,就要堵住国企改革中的“合法”漏洞,许多国企厂长恰恰利用“合法”漏洞损害了职工利益。1993年,身为国企的嘉陵化工厂成立了集体企业嘉华经营部,后来改为股份制企业嘉华公司,嘉华公司为避税又成立青城公司。嘉化厂长李守昌最初任嘉华董事长,后来把其妻苏钰从外单位调过来接任,并控股嘉华。1997年嘉化改制后,嘉华、青城两公司以债转股形式成为嘉化的股东,股权分别为44.2%和6.1%,李守昌夫妻、嘉华和青城的股权相加之和为67.2%,实际上两人已经对嘉化控股。李守昌解释说,调苏钰接任嘉华董事长,并没有触犯法规。然而,许多职工无论如何也不明白,好好的一家国企,怎么几年间就被一个家族控股了?
启示之二:必须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针对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存在两种典型观点:一种认为,国有企业资产评估不真实,不少评估机构故意做小国有资产,把净资产评估为零或负值,然后贱卖或白送出去。另一种认为,应该动态而不是静态地看待国资流失,在当时市场不景气、国企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国企不改制才是最大的国资流失。两种观点谁对谁错姑且不论,有一点认识却是共同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
防止国资流失,必须严格制定国资监管制度,使产权交易公开透明。陕西宝鸡市国资委副主任张积勤说,国企改制应严格按照程序操作,执法部门必须对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质和信用审查,把违规的评估机构淘汰出局;国资监管机构必须严把资产评估关和清产核资关;所有改革、改制方案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同意,职工代表须由职工选举产生,充分代表职工意愿;国资监管部门审批改制方案时,必须反复征求职工意见。
防止国资流失,必须慎重选择国企合作伙伴。重庆市国资委副主任刘有恒说,有的合作伙伴不安心做产业,而是乱搞资本运作,最后导致国资大量流失。德隆系的湘火炬曾经控股重庆重型汽车集团,德隆倒台后,市国资委花了很大的代价才把重汽集团挽救回来。四川省国资委副主任张明泉也认为,国企让其他投资者控股,决策时务必慎重。他说,上海市一家民企曾经希望控股四川医药集团,但国资委没有答应。一是因为这家民企实力不强,不懂医药;二是因为四川省中药业前景广阔,四川医药若被其他投资者控股,就可能失去原有市场。
启示之三:产权多元化是国企改革方向,不能因噎废食
“国企产权改革争论”中,一些人全盘否定国企改革成果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政策,希望回到“大锅饭”时代;但更多的人认为,没有前一阶段的改革,就没有现在国企效益大幅度增加的局面。
如何评价20多年的国企改革?中央政研室经济局专家白津夫认为应持积极态度,尽管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但只有不断推进国企改革,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国企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路径可以选择。”他认为,从2002年到2005年,国有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企业户数减少1.9万户,利润、税收和国资规模却大幅度增加;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也有新突破,建立国资监管机构的意义非同寻常。
中国第十八冶金建设公司曾是一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去年企业出现良好转机。总经理姚晋川说,国企不改不行,没有前一段的改革,就没有国企现在的好形势,就没有十八冶的今天。
不少人认为,前一阶段国企改制确实存在操作不规范和国资流失现象,但国企改革重在监管和规范,不能因噎废食。
四川乐山市经委主任蔡昌庆在国企当了23年的法人代表,他认为国企改革利大于弊。他说:“国企改革产生的下岗失业职工,很大程度上是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国企不减员增效,整个企业就要垮掉。”
(稿件来源:瞭望新闻周刊,作者:王金涛 储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