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9月1日电(记者江时强、张桂林)长江三峡三期移民工程终验专家组文物保护验收组9月1日在重庆宣布,三峡三期移民工程阶段文物保护任务全面完成,能够满足三峡工程156米蓄水的要求。
据文物保护验收组介绍,此次文物验收范围为三峡工程坝前156米水位接20年一遇回水线以下的地下文物及地面文物的抢救工作,文物保护项目共计278处,包括地下文物168处,地面文物110处,涉及三峡湖北、重庆库区12个区县。
验收表明,三峡湖北、重庆库区较好实施了地下文物和地面文物保护任务,完成了三期考古勘探与发掘的全部田野阶段工作,出土各类文物10余万件,取得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巴东红庙岭遗址、秭归卜庄河古墓群、奉节宋墓、白帝城遗址等发掘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收获。
地面文物保护和留取资料任务基本完成,重点文物工程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156米水位线以下施工任务全部完成,石宝寨原地保护工程施工进展情况良好。此外,三峡湖北、重庆库区各区县还对搬迁保护的地面文物进行了集中复建。
验收组终验后认为,湖北省、重庆市在库区地下考古发掘、地面文物保护以及文物考古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面完成了156米水位线以下的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
据悉,2003年三峡工程135米蓄水以来,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共下拨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经费3亿元,用于湖北省和重庆市三期移民阶段的地下、地面文物保护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