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焦勇勤同志的专著《从传统到现代: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嬗变》一书。该书系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整理扩展而成的一部新著。记得撰写论文时,勇勤晨昏不息,数易其稿。特别是对梁启超美学思想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支撑本书理论框架的核心论点和关键词的把握,用时更长,用力更勤。 最后完稿的这部著作,内容沉实,评析允当,时出新见,结构严谨,读起来让人感到作者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评判历史功绩,不是超越历史向他提出要求,而是看他比他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也许缺少严格意义上的理论体系,也许对西方哲学美学理论包括许多概念范畴的理解失之偏颇。但是,他以中国传统诗学为根基,秉承延续了中国古典美学的血脉;同时又以西方美学话语为利器,赋予其美学以深刻思辨的哲理意识和鲜明的现代性。让东西方文明“结婚”而受孕,意在培育出一名相貌非凡的中国“宁馨儿”(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这就是梁启超“报春一枝开”给中国美学增添的“新的东西”。由此,勇勤抓住梁启超美学思想的这种新质、新的时代特色而得出结论:“梁启超可以看作是中国美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第一人。”可以说,这个结论是作者经过对中外近现代史的缜密研究得出的,切实准确地概括了梁启超美学遗产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
本书围绕这一核心论点展开论述,着重对梁启超美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从审美功用与审美愉悦的融会贯通(“功用主义”到“情感主义”的演变与相互包容),从“人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等几个重要的侧面条分缕析,以历史哲学的宏观视野给予准确的定位。就这些方面而言,本书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梁启超美学研究提供的某种“新的东西”。
在他的新著问世之际,我期望他以此为新的起点,在治学的道路上广采博搜,扩展视野,夯实基础,厚积薄发,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