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细雨挡不住居民们雀跃的心和澎湃的热情。8月30日傍晚,三秦都市报进社区走进西关街道桃园社区,在丰庆公园旁边的广场上上演了一场热闹非凡的晚会。
进社区搭起邻里沟通桥
西关街道桃园社区有3369户居民,是西关街道12个社区中人口最多,以前是个大杂院,现在成为清一色的楼房,是住户最为分散的社区,平日里社区居民们难得见上一面。 这次本报进社区活动居民们你家拎饮料,我家拿瓜子,将露天演出当作聚会,三三两两唠起家常。“原来你就住我家楼上啊!明天到我家坐坐吧!”几句寒暄,邻居们很快就相熟了。现在很多居民感慨露天文艺演出不仅能勾起成年人的童年回忆,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很少见面的邻居一个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现场看露天演出,又找到了久违的感觉,比在家里看电视有意思多了。”19时30分,演出在居民的欢呼声中准时开演。
老人用相机记录演出场景
在文艺演出现场,活跃着一个身穿马甲,手拿摄像机、头发斑白的老人。你看他一会儿蹲着给演员拍照,一会儿维持会场秩序,一会儿他还要上台演出呢。他就是赵志杰?熏社区里的摄影爱好者,只要社区里搞活动,都有赵老活跃的身影。赵老62岁了,赵老说,他拍摄了丰庆公园奠基挖第一锹土的照片,以后每一个月用相机记录了丰庆公园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有工人干活挥汗如雨的场景,有园林工作者布置丰庆公园一草一木的独具匠心,有市民庆祝公园竣工的欢庆场面,共计200多张照片见证了丰庆公园的点点滴滴。他将在丰庆公园周年庆典的时候举办一个摄影展,让大家记住丰庆公园建设者们的功劳,从而爱护公园里的设施,爱护我们美好的环境。
菲菲细雨中描眉画黛
8月30日,本报进社区活动正赶上农历七夕,19时30分,演出刚刚开始,菲菲细雨像织女和牛郎的眼泪一样连绵,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居民们参与的热情,舞台周围被热情的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演员上下场也不得不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在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中,在嘈杂的环境里,一男青年打着花伞,伞下一名女生旁若无人地描眉画黛。原来,女生要演节目,可是菲菲细雨很容易就让她的妆容毁于一旦,男生因此就充当了护花使者,心甘情愿地给女生撑起了花雨伞,这一撑就是半个多小时。细雨、打着花伞的男青年、认真化妆的女生,在人群中构成了一幅特别的画面。
柔术带来美的享受
如果你没有看过甜甜和盼盼姐妹俩的柔术表演,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柔若无骨”。柔术是杂技艺术中的一种,在杂技里是一个节目,由腰、腿组合,完成一套柔美的动作,使你的身体能够达到关节运动的极限。你看,甜甜和盼盼姐妹俩双脚轻轻一钩,就搭在了肩上,再往前一送,她们整个下半身就从背上翻转过来,只剩下巴和胸部还贴在地上……
接着,只见她们分开两条腿,身子慢慢地朝下一坐,两条腿就轻轻松松地在地上划了一个“一”字。随后,姐妹俩站起身来,微微向后一弯腰,双手就撑到了地上,头部还贴在了大腿上。姐姐甜甜保持着这种姿势手脚并用向前移动了几步,嘴往旁边一凑,地上一朵蓝色的花儿被她衔在了嘴里。还有更绝的呢,只见妹妹盼盼匍匐在地,双手向后抓住脚背,两只脚向前搭在了肩上,整个身体成了一个圆球形。接着,把腿往前一伸,两脚就从后背举过了头顶,弯成了一个“U”字……随意地弯来弯去,整个身体仿佛是橡皮泥做成的。
姐妹俩说,她们学柔术有十年了,在练习过程中,肌肉纤维、神经、韧带等组织在拉伸过程中受到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事,但肌体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训练中断裂、损伤的组织经过一定的时间自我修复后,会比原来更强壮、更坚韧。“柔术,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我们热爱柔术只是让我们更柔媚、更有风度。”姐妹俩说。
太极扇舞动老人的青春
随着音乐的响起,西关街道桃园社区6名身穿白色功夫装的老奶奶上场了,她们表演的是《太极功夫扇》。你看,奶奶手中的红扇子,扇起扇落,如月穿云;扇开扇合,身轻如燕;扇若杨柳,如风掸尘;扇去扇回,推波助澜;扇变无常,变幻莫测;神扇穿舞,蝶影飞花。她们的表演优雅大方、造型优美,飘逸潇洒。
一位奶奶告诉记者,健身太极扇具有以意导扇、扇人合一、扇走美势等运动特点,更具有强身健体、畅经活血、陶情冶志等独特的养生健身功效。她们有的人已经练习很多年了,希望更多的社区老人能加入练习太极扇的行列,在舒缓优雅的扇起扇落中健身美体、修心养性、优雅气质。
口技表演魅力无限
演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台下的观众看得热火朝天,一位在浴场工作的男子可不想只在台下当观众了,他自告奋勇要上舞台演节目,这名30岁左右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表演的是绝活——口技。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模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你听,远处传来公鸡的打鸣声,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叫起来,农家院中的水牛也“哞”地一声伸了伸头,接着“吱”地一声门打开了,农户伸着懒腰打了个长长的哈欠,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个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的场景,没有配音,全是出自一个人之口。这名浴场员工接着又表演了夜静更深老鼠跑动偷食、“盆器倾侧”的声音,情节显得起伏跌宕,生动曲折,使观众们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游戏让孩子们陶醉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节目,还是互动游戏。主持人刚宣布游戏节目开始,小观众们纷纷跑上舞台要求参加。这是一个考验反应能力的游戏,10个孩子分别拿着写有“三秦都市报生活真需要”字样的牌子,主持人念到哪个字,拿这个字的孩子就举起手中的牌子,没念到字就举起牌子,或念到字没有举牌子都将被淘汰出局。经过8个回合的决战,剩下三名孩子角逐一、二、三等奖。为了充分显示公平,让观众选出冠亚军,主持人让三个孩子展示各自的才艺,由观众打分评出优胜者。第一个表演才艺的是8岁的男孩田佳景,他唱的歌曲是《同一首歌》,洪亮的童声震撼了观众,舞台下一片寂静,大家都安静下来聆听田佳景的歌声,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之中。“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另一名男生自编了一首打油诗?熏逗得观众们哈哈大笑。经过激烈角逐,在观众们的欢呼声、尖叫声中田佳景被评为冠军。冠亚季军分别获得了本报提供的陶瓷钟表套件、氧吧灯、沐浴套装等丰厚的奖品。
拉丁舞激情飞扬
欢快的音乐响起来,激情的舞蹈跳起来。伴随着快节奏的音乐,一男一女舞着拉丁旋入舞台。他们是豆豆和相里,可不要小瞧他俩,他们可是专业的拉丁舞演员,多次在拉丁舞大赛中获大奖。你看,他俩踩着节奏点,像水蛇般旋动腰肢,步伐轻巧地在地上擦出了一声声节奏明快的声响——恰—恰—恰。飞转的舞步中,女生率性自然,刻意破坏舞蹈中的平衡,男伴则紧紧跟上,补充女伴移动产生的空缺,重建平衡,在飞速的运动中,他们跳的拉丁风趣兼顾活泼,展现了生命的美感。舞台下观众也受到感染,想进入舞池“恰恰”一番。
多方关注本报活动
本报此次进社区活动得到了莲湖区文体局、民政局、文化馆、西关街办的大力支持。莲湖区文体局副局长邱燕玲、文体局文化科科长王新发,莲湖区区文化馆馆长施红、干部张艳,莲湖区民政局干部张新国,西关街办社管科科长王琳等到演出现场观看了节目,他们对三秦都市报进社区,给社区群众带来的丰富文娱大餐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希望更多更好的文艺演出能够送进社区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文/本报记者赵丽莉本报记者 马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