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面临人均口粮减少考验 片面追求高产
1947年,印度获得了政治的独立,但大饥荒犹如笼罩南亚次大陆的阴云一直挥之不去。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绿色革命”拯救了印度,让印度逐渐摆脱了饥荒的困扰。“绿色革命”也被西方经济学家作为成功的案例予以推崇。
40多年过去了,印度农业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曾经夺目的“绿色”逐渐泛黄,印度人又开始面临人均口粮减少的考验。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常绿”之路,已成为今天印度农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神奇的种子”吹响“绿色革命”号角
1943年和1947年的大饥荒迫使印度政府明白:尽快提高粮食产量刻不容缓。1966年,刚刚就任印度农业部长的斯瓦米纳坦决定从墨西哥引进改良小麦种子,播种次年便获得奇迹般的丰收。印度的“绿色革命”从此启动。
2006年7月,两艘澳大利亚轮船缓缓驶进印度南部港口晨奈。船上满载的是印度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小麦。从今年3月开始,印度首次恢复了中断6年的小麦进口。
印度官方谈及重新恢复粮食进口的时候,总是强调这只是短暂现象。但是印度“绿色革命”之父斯瓦米纳坦和其他农学家却认为,恢复粮食进口正是长期以来印度粮食生产增长持续下降的一个最近的表现。自“绿色革命”以后,印度农业再次面临挑战。
印度的“绿色革命”曾经是世界农业发展史的辉煌一笔。
1943年,饱受战争和殖民创伤的印度遭受了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这一年,印度东部大约400万人口被饥饿夺去生命。这是印度人民历史上最惨痛的记忆。因此,1947年独立后,粮食安全很自然地摆上了新生印度政府的议事日程。有关大饥荒的回忆一方面导致了后来的“绿色革命”,另一方面,也促使印度政府采取立法措施,禁止商人以营利为目的囤积粮食。这些措施在今天看来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但是在当时的印度是很有价值的。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印度政府集中力量扩展农业区域,印度的农业比独立初期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人口增长的速度比粮食产量增加速度快得多。上世纪60年代初,印度发生了自独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饥荒,只能火速进口500万吨粮食以解燃眉之急。痛定思痛,印度政府得出结论:农业对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发展与稳定至关重要。从此,全国上下开始把农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当时的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显著提高粮食产量。1966年,刚刚上任的农业部长斯瓦米纳坦大胆决定,从墨西哥引进1.8万吨经过改良的高产小麦种子。播种次年,这些“神奇的种子”就带来了大丰收,印度国内收成了1700万吨的小麦。由于过去最好的年份也只有1200万吨的产量,这一年暴增的产量甚至让人们手足无措,旁遮普邦的所有学校被迫暂时关闭,每间教室都移作大丰收的应急仓库。这就是“绿色革命”的开端。40年后,已经被印度人尊为“绿色革命之父”的斯瓦米纳坦回忆说:“我们的历史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所谓“绿色革命”,实际上是一项庞大的、以科技为导向的农业综合发展工程,核心思想是通过推广高产优良品种、扩大灌溉面积以及发展农业机械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作物、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产高产。“绿色革命”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继续开拓耕种面积;对现有的农田进行轮作;使用改良种子。
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印度农民通过“绿色革命”、培育和引进新的高产水稻、小麦品种,大量使用化肥、化学杀虫剂和利用灌溉系统,使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到上世纪70年代,高产种子、化肥、杀虫剂和灌溉基本上取代了印度传统的农业方式。
到“绿色革命”开始10年后的1979年,印度谷物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31亿吨,单位农田产量比1947年提高了30%,一举奠定了印度世界最大农业生产国的基础。
又经过20年的努力,印度粮食年产量从独立之初的1500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2.2亿吨。2000年,印度宣布停止粮食进口。
第一次“绿色革命”不仅仅是农业上的成功,它还带来了许多附加成功,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科学意识开始深入人心,消费品和工业产品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以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农民为代表的印度人民,也变得更加积极自信。
(责任编辑:赵志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