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受伤害的永远是孩子
陈春,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父母离婚后,陈春随父亲生活。不久父亲再婚,组建了新的家庭,陈春则被留在家中与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再婚后的父亲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新家,除了寄生活费外,对陈春的学习和生活基本上不管不问,母亲也外出打工谋生,顾不上他。 2005年12月14日,在上完晚自习回寝室的路上,陈春看到同班同学小夏和同年级的洋洋站在学校的开水房外聊天,便走过去打招呼,小夏说他们准备晚上去做大事。看到两人神秘兮兮的样子,陈春好奇起来:“做什么大事呀?”洋洋便压低了声音说:“抢钱,敢不敢去?”“会不会出事哦?”尽管陈春心中很清楚抢钱是违法的,做不得。“不会出事的,彭彭也要去,他原来抢过,一点事都没有。”彭彭是学校里响当当的人物,因逃课、打架而“声名远扬”。之后四人翻校园围墙出来,“打的”到彭彭经常去的网吧寻找抢劫的对象。四人来到一偏僻的小巷口时,看见一位挎着白色挎包的女孩站在巷子里打电话,便相互使了一个眼色,洋洋发动摩托车等在巷口外,陈春和小夏冲上去,拉住女孩的衣服将其拖倒在地,使劲拽女孩肩上的包。女孩受惊后大叫“抢劫了!抢劫了!”四人骑上摩托车逃离现场。此后的十余天里,他们多次抢劫,在一次抢劫中,彭彭被巡逻的公安干警现场捉获,陈春参与抢劫的事也随之浮出水面。
父亲毒贩,亲手“带”出少年毒贩
孙华,1986年1月出生,案发时还是初二的学生,性格老实内向。孙华的母亲在镇上摆摊卖水果,父亲孙大国从部队退役后没找到正式职业。2002年,孙大国开始搞起了毒品贩卖,成了方圆几个镇吸毒人员的主要毒品来源。孙大国贩毒从来没想过避开儿子的视线,孙华逐渐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一天下午,孙华趁父亲不在家,到卫生间里翻找藏毒品的地方,结果在洗衣机背盖下找到了一个塑料口袋,内装66个海洛因“包子”,孙华偷偷拿出一个藏了起来。隔了两天,经常光临孙家的唐某又来购毒,碰巧孙大国不在,孙华就说:“我有个小‘包子’,你要不要?”随后将偷藏的“包子”以80元的价格卖给了唐某。“你小子是不是拿了一包毒品吸?”发现毒品少了一包的孙大国问孙华。“嗯,那天你不在,有个人来买,我就卖了一包,自己没吸。”孙华害怕父亲责骂,嗫嚅着回答。“以后注意点儿,价钱莫卖低了。”从此抱着“只要不是孙华自己吸就没什么”的想法,孙大国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未对孙华加以训斥和制止。尝到“甜头”的孙华又接连两次将孙大国藏在衣柜中的其他海洛因“包子”拿去贩卖,获赃款120元。2002年7月下旬,孙大国因贩卖毒品事发,被公安机关抓获,随着侦查的深入,孙华贩毒的事实也随之暴露。同年10月,父子二人同案获刑,孙大国因贩卖毒品罪获刑七年零六个月,处罚金3000元;孙华因作案时年仅16岁,并且是在校学生,最后被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留守孩子,抹不去的灰色记忆
张霖,出生于1988年11月,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赚钱,很少顾得上他,15岁那年读完初三后,由于成绩不好和学费问题,便结束了校园生活,之后张霖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打游戏或去网吧。2005年1月的一天,张霖到学校找以前的同学谭晓兵玩,交谈中,谭说想去偷辆摩托车来坐,并说听人说摩托车钥匙可以互用。几天后谭晓兵告诉张霖自己找了几把摩托车钥匙,张霖就说:“那今晚就去搞辆车,最好是踏板车,容易驾驶。”当晚10点30分,二人来到县城一商贸区外的停车场寻找“猎物”,一辆银白色雷克125型女式踏板摩托车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之后,张霖在旁边望风,谭晓兵用随身携带的摩托车钥匙将车锁捅开,二人将车骑走。案发后,鉴于涉案金额不大,而且张、谭二人积极退赃,认罪态度好,出于挽救的目的,检察机关未对二人提起公诉。以上案例均说明,家庭、父母、朋友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也许只是他们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件事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让我们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度过美好的青春。(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