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治理亟须“三到位”
国务院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现场会纪实 新华社记者 李斌 法制网记者 蔡岩红
8月4日9时30分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来到秦皇岛港口码头,出席海洋环保巡航执法活动,考察海上石油平台、养殖区、废物倾倒区,同时召开现场会,就渤海环境保护工作作进一步部署。 曾培炎在会上强调,渤海环境治理是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监督到位。
清晨,白色的中国海监83号、27号两艘远洋巡航执法船正静静地停靠在码头边,40多位海监队员整装待发。海监83号船是我国迄今最为先进的海洋监察船,排水量3980吨,全长98米,续航能力1万海里,去年8月刚刚编入海监序列。
“报告首长,中国海监巡航执法编队准备完毕,请指示。”海上编队总指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长王志远快步上前,立正、敬礼,大声报告。
“按计划进行。”随着曾培炎有力的回答,一行40多人纷纷登船。在汽笛的长鸣声中,中国海监83号船和海监27号船组成编队向预定海域进发。陪同曾培炎考察的有,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平、焦焕成,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部、农业部、环保总局、海洋局等部门,环渤海三省一市(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渤海是我国惟一的半封闭型内海,面积7.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在环渤海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渤海成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海区。“十五”期间,国务院批复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把渤海列入了污染防治的重点海域。几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渤海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有所减缓,局部海域水质有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渤海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今年上半年,渤海海域及海岸线出现大范围原油污染,引起世人关注。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解决好渤海环保问题。
一上船,曾培炎等人就来到驾驶室,听取工作人员对船只情况的介绍。接着来到船前二层甲板上,“渤海海洋倾废现状”、“渤海倾倒区简介”图板早已悬挂在扶栏上。
“这附近就是倾倒区。两条挖泥船正在作业。”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指着远处的船只说,“我们目前在渤海上已经规划了18个临时倾倒区,设计容量490万吨,计划使用2年,已经倾倒了209万吨。”
“倾倒些什么?”曾培炎关切地问。
“主要是疏浚物。”
“倾倒对沿岸有影响吗?”
“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海洋”
11时40分许,曾培炎等人来到飞行甲板上接见海监执法队员。
曾培炎亲切慰问并鼓励海监队员们:“中国海监是我们国家一支重要的海上执法力量。长期以来,你们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规范海洋开发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为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1时46分,伴随着轰鸣声,一架印有蓝白相间海监标识的“海监3807”飞机从中国海监83号船船头掠过……
11时54分,B-7112直升飞机从中国海监83号船尾部的飞行平台起飞。
渤海海面顿时热闹起来,两艘海监船编队航行,迎风斩浪,船头激起高高的浪花,船尾留下长长的白色水线,两架飞机在空中来回穿梭,往来巡视,开始了一场海上立体巡航。
不久,直升飞机向远处飞去,飞往秦皇岛32-6油田的石油平台。
此时,海监83号船已经抵达大蒲河附近海域。王志远向曾培炎等汇报大蒲河口排污以及附近养殖情况。
“养殖区离我们约十二海里,密度比较大。养殖对水体有一定污染。”
“渤海海水交换一次多少年?”
“说法不一,我们在研究后认为是十年左右。”
“渤海自净能力弱,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海洋。”
14时30分,位于渤海湾中部的秦皇岛32-6油田呈现在人们眼前:微波荡漾,几个巨大的红色钻井平台跃水而出,高高伫立在海面上。引人关注的是,中间一个钻井平台旁,停靠着我国第一艘自己建造的15万吨级储油轮———蓝色的“渤海世纪号”。
在听取油田工作人员的汇报后,曾培炎说,“希望你们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遵守国家环保法规,注重环境保护,努力实现提供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我们的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新油田都实行污水回注。”海监83号船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向曾培炎介绍。
此时,海监船的驾驶室内,直升机上的监察员在对平台进行现场监察后报告:“平台防污设施齐全,运作正常,未发现海洋环境污染现象。”
先进企业如果超标排污,也必须整改
上午10时20分,艇甲板会议室。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现场会召开,曾培炎主持。
精心剪辑的短片,使人们仿佛回到了梦魇般的几个月前:今年4月以来,秦皇岛附近海域陆续发现黑色油污。截至6月3日,秦皇岛市出动1万多车次,清理了3000多公斤油污……
“2005年,约2万平方公里渤海海域受到污染,严重污染区域集中在渤海湾、莱州湾和辽东湾近岸……”孙志辉的介绍,通过翔实的数据和令人触目惊心的现场图片,使人们对全国尤其是渤海的海洋环境保护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
曾培炎边听边记,不时插话。当听到个别先进企业也在超标排放时,曾培炎指出,即使是先进企业,如果超标排污,也必须按时整改,否则就要关掉。
针对上半年山东长岛和黄河口以北海域发现的大面积原油污染,曾培炎指出,虽然原油泄漏量并不大,但污染面积相当大,山东、河北、天津等地都受到了影响,教训十分深刻。
随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发改委主任马凯依次发言。
张力军说,为实现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环渤海地区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环境治理与保护,团结协作,积极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排放量的增长超过了削减的速度,2005年进入渤海的污染物总量未完成‘十五’总量控制目标。”
马凯坦承,虽然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渤海水污染治理工作,但由于国家和地方财力有限,未能全面启动“十五”计划确定的项目,渤海治污规划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没有完全实现。现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已建成的环境治理设施未能发挥应有效益。主要原因,一是污水管网不配套,收水能力不足;二是污水处理收费不到位,运行经费不足,造成不能正常运行。
早日实现“十一五”渤海污染防治目标
返航途中,现场会继续在艇甲板会议室举行。财政部、交通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和三省一市、三大石油公司的负责人一一发言。
最后,曾培炎发表讲话。
“这次乘船出海,主要是实地考察渤海环境保护工作,并研究明确分工、落实污染防治的责任。”曾培炎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渤海环境保护的力度。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海洋开发和海洋运输日益活跃,污染物入海总量居高不下,渤海污染面积扩大,赤潮灾害频繁出现,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当前渤海污染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加大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建设资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相处。
曾培炎指出,当前必须着力抓好几项工作:第一,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要下决心关掉一批污染严重的项目,改造一批技术落后的企业,整治一批违法排污的单位。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使环渤海地区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80%。同时,要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第二,加强海域污染防治。各类海洋石油、海上航运和港口企业,都要防止溢油漏油、超标排放,严格控制海洋倾废行为。海上养殖活动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控制密度,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有海岸和海洋工程建设,都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三同时”的要求,配套建设运行环保设施。要建立健全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抓紧渤海海域原油污染事件的善后工作。
第三,保护好海洋生态系统。要科学修订海洋功能区划,完善海洋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监控区。加强对重要水生物种资源和珍贵濒危水生动物,以及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
第四,强化对海洋环境的监测。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优化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共享监测数据和信息资源。有关部门要定期评价和发布海洋环境质量信息。对入海排污口、滨海旅游度假区、鱼类产卵区、海洋生态脆弱区和赤潮频发区等重要领域,要加大监测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第五,加强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环渤海三省一市和当地中央企业各级领导,要真正落实污染物减排任务,实现达标排放。各有关部门都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在环渤海地区乃至全社会形成“爱护海洋为荣,污染海洋为耻”的良好风尚。
曾培炎强调,加强渤海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有关方面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早日实现“十一五”渤海污染防治目标。(责任编辑:王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