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助学体系正在走向完善2006-09-03
义务教育阶段有“两免一补”,高等教育阶段有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高中阶段教育有中职贫困生资助体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日前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感觉到现在我们的助学体系越来越完善了!”
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即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高等院校国家助学贷款7年审批金额200亿元,去年通过“绿色通道”跨入大学校门的贫困生有39万人……在高等教育,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
中央财政每年出资8亿元、5年40亿元资助中职贫困生。目前,中央财政安排的8亿元,加上地方、学校以及社会给予的资助,将使今年约20%的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得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资助。
……
一步一步,我国贯穿小学到大学的助学体系轮廓逐渐清晰。在前不久由教育部和财政部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丁学东表示:“中职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落实到位以后,将与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等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共同构成我国的助学体系。”
但是,在这一国家助学体系中,还存在一块“短板”,那就是普通高中贫困生的资助问题。对此,丁学东说:“这也是下一步要研究的一个环节,今后普通高中也应该建立完善助学金制度,这样将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国家助学体系。”
关键词:“绿色通道”
“中央的政策好得很!”
根据志愿者发放的印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易地图的小卡片,记者顺利来到设置新生接待处的诚信楼,报到的新生在接待台前有序地排着队伍等候,醒目的绿色条幅,可以让人很容易地找到“绿色通道”的位置。“绿色通道”接待台前,等候着一个个质朴的身影。
“中央的政策好得很!”王爱莲的父亲站在醒目的“绿色通道”标志下激动地对记者说。王爱莲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级新生。她的家乡河南省汝阳县刘店乡,是一个今年遭受了旱灾的山区乡,贫困的家里有位年近90患脑梗塞的奶奶和一个读高三的弟弟,父母以种地为生,不认识字,父亲曾在煤矿打工,但因为煤矿被查封失去了工作。父母为了送她上学,几乎卖掉了家里所有的米。
接过对外经贸大学赠与贫困学子的“爱心大礼包”,抚摸着挂在“大礼包”外的粉红色爱心,王爱莲告诉记者,她打算每年贷款6000元,减轻家里的负担,并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将学习放在第一位,用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她说:“我感谢‘绿色通道’帮我实现大学梦,感谢国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据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今年特意为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准备了100多个“爱心大礼包”,“大礼包”中有价值600多元的校园生活用品,如卧具、文具、u盘等,解决了贫困生上学的后顾之忧。另外,学校自今年起,将连续7年设立“求索助学金”,用以帮助家庭贫困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关键词:“两免一补”
“我不用去打工了”
“我不去上学了,还是和村里的人一起去武汉打工吧,我长大了,到了帮帮家里的时候了。”近日,湖北省随州市吴山镇第二中学初二学生李小鹏(化名)面对新学年的学费一筹莫展,无奈之下决定外出打工。母亲听完他的话后,也只能默默地叹气。
近几年,厄运一直没有与李小鹏家分开。先是李小鹏父亲因病去世,紧接着母亲又大病一场花去了近万元的医疗费,从此家里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债务。今年,眼看着晚稻丰收了,能卖稻米换学费,谁知一场虫害又让稻谷减产……
离开学仅剩两天的时候,看着村里的伙伴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到学校报名,李小鹏心里不禁有些失落。就在他坐在家门口发愣的时候,一个响亮的声音让他回过神来。“干什么呢?怎么不进去啊,教给你的歌还会唱吗?”学校的崔志荣老师到了李小鹏的家里,一见到他就问这问那。
崔老师手中拿着一张《资助证》,对李小鹏和他的妈妈说:“学校已经知道了你家里的情况,所以上学期已经帮你申请了‘两免一补’,这学期你不用再交学费和书本费了。”听完崔老师的话,他半天都不敢相信是真的,问道:“我不用去打工了?这张证书这么厉害,要多少钱买啊?”一句话问得崔老师不禁笑出声来。
开学的第一天,崔志荣老师的办公桌上多了一束野花,花的下面压着一张小纸条:“老师姐姐,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的希望。”
据悉,今年秋季开学,湖北省79个农业县共有84万名贫困生可享受“两免一补”,比春季增加5000个资助名额。
关键词:中职贫困生资助
从贫困农家女到空姐
一个贫困家庭中的两个女儿,由于得到职业学校的教育和资助,从农民子女成长为民航空中乘务员。他们的家庭,从全村数一数二的贫穷变为数一数二的富裕。这个故事,发生在河北省鹿泉市职业教育中心。
石家庄市寺家庄镇的农家女马丽雅初中毕业后报考了河北省鹿泉市职业教育中心航空服务与宾馆饭店服务专业。谁也想不到,这名清丽俊秀的学生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贫困家庭:父亲长年患病,无力帮助家庭,母亲在艰难中拉扯两个女儿,家庭已到破碎边缘。
马丽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报考了航空服务专业。但是,学费、食宿费、服装费,一年下来,近两千元的费用动摇了她职业救家的信心。在这关键时刻,鹿泉市职业教育中心伸出资助贫困生的援手:学费住宿费,在减免的基础上缓交;服装,由学校负责借用;生活费用,利用学校党员捐助和学生互助形式帮助解决。马丽雅感激学校的资助,更看到职业成才的前途,不仅更加刻苦学习,而且把妹妹也带到职教中心学习。学校给予妹妹全免学费的资助。3年的学业结束,姐俩都变了一个人:清纯亲切的气质和仪态,娴熟的工作技能,流利的英语口语,农家女成了空乘职业人。2004年和2006年,姐妹俩分别被两家航空公司录用,双双飞上蓝天。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