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在家附近的拆迁区见到一个碉堡,个不大但很结实。”昨日下午,在秦先生的指引下,记者在崇文区东永建里的居民拆迁区,见到了这个在枣树掩映下的战争遗留物。专家称,该建筑物应是抗战时期的碉堡。
两名小朋友在碉堡上玩耍。实习生 邱晓琴/摄
现场探访
圆形碉堡有5个枪口
记者观察到,碉堡呈圆形,直径约3米,地上高度约为2米,石子和钢筋的混凝土结构,体表有5个枪口,内部的每个枪口下均有2个长方形凹槽。“大概是放弹药的地方吧。”秦先生猜测。此外,顶部还有4个10厘米左右宽的六边形口,直通外部。主体部位厚约1米,在门口和内部的顶部有三根钢筋露出。
居民回忆
抗战时期日军用过
“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它应是抗战时期的日军用过的。”82岁的张大爷对记者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永定河附近日军曾建立过封锁区,当时的碉堡不止一个。张大爷44岁的儿子张先生也表示,在他五六岁时,就常常和小朋友们到碉堡里玩耍。
居民李先生回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几个居民曾在碉堡里居住,最多时曾住过6人。“碉堡结构结实,在里面居住很安全。”李先生说,随着附近居民在此盖房架舍,碉堡日益被大家遗忘,只有附近的孩子常常来此玩耍。在记者拍照时,有两个小孩很迅捷地爬到了碉堡顶上。
文物部门
修缮方案尚未确定
随后,记者咨询了崇文区文化委员会,文物科的汪先生称,他们已经接到过居民提供的关于碉堡的电话,并派专人到现场补拍过照片,因此对该碉堡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说,该建筑应为一半地下式碉堡,大概是抗战时期的战争遗留物,但因尚未做过专业的文物鉴定,所以对于今后如何修缮是否对外开放还要等待文物局的具体方案。
信报记者 任宏
实习生 邱晓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