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天飞机“阿特兰蒂斯”号重返发射台,将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6日中午发射。此前,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宣布,伊朗裔美国女企业家阿努谢赫·安萨里将取代体检不合格的日本人榎本大辅飞赴太空。她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太空游客。 这两条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人进入太空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乘坐航天飞机的航天员与太空游客两者的要求有无区别?
自从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上天以来,至今全世界已经进行了约995人次的载人航天飞行,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63年,苏联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乘“东方六号”飞船上天,打破了男航天员“一统天上”的局面;1965年,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出舱漫步,首开太空行走的先河;1984年,苏联女航天员萨维茨卡娅也到舱外“潇洒走一回”,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女飞人”;技术高超的俄罗斯人索洛维耶夫太空行走次数最多,为修理“和平”号空间站共出舱10多次;俄罗斯医生波利亚科夫更是了不起,在太空一呆就是438天;而俄罗斯航天员克里卡廖夫创造了人类在太空逗留时间最长纪录:805天!
美国航天员也不示弱,他们相继把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至今令世人赞叹不已;罗斯和华裔航天员张福林先后七上太空,是世界上航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女航天员露西德不仅5次上天,而且还保持着188天的世界女子航天纪录;科林斯则是世界第一位航天飞机女指令长和驾驶员,她在2005年航天飞机首次复飞时大展巾帼英雄的风采;单次太空行走时间最长的是美国航天员赫尔姆斯和沃斯,他俩于2001年3月11日在太空行走8小时56分;在太空行走距离最远的是美国华裔航天员卢杰和俄罗斯航天员巴伦琴科,他们于2000年9月11日结伴在太空行走30.58米。美国人格林是年纪最大的航天员,他在77岁时还到太空遨游……
虽然现已有形形色色的航天员上天,但总的来讲,这些航天员分职业航天员和非职业航天员两大类,他们在航天飞行中执行不同的使命,所以选拔和培训标准也不相同。
所谓职业航天员是指专门从事航天飞行工作的航天员。根据在太空活动中所完成的工作特点,又可分为飞行专家、任务专家、军事专家3类,其中飞行专家包括驾驶员、指令长(或称机长),任务专家也叫随船工程师。
飞行专家主要负责驾驶、维护载人航天器的正常飞行,其中指令长还负责整个乘员组的管理工作。这类人员一般从具有1000小时以上飞行经验的喷气式飞机驾驶员中挑选。
任务专家主要完成出舱组装与维修、操纵遥控机械臂和进行多种科学实验等任务。
军事专家是在太空执行军事任务的特殊航天员,他们执行侦察、武器试验等任务。
非职业航天员包括载荷专家、教师和记者等,其中载荷专家占大多数,第一个上天的美籍华人王赣骏就是典型代表。他在太空用“液滴动力测定仪”进行了“零重力液体状态的研究”实验。载荷专家又叫科学家航天员,完成任务后一般还回到原单位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
至于上天的政府官员和旅游者等,他们是以宣传和体验观光等为目的的,属于“票友”。沙特亲王、俄罗斯总统特别助理和日本记者等都上过天,其中最不幸的是美国太空女教师麦考利夫了,她因“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而牺牲。这些人只要身体健康、情绪稳定并经过一定的航天训练都可以上天。其中乘航天飞机的要求比乘宇宙飞船的要求更宽松一些。
在各类航天员中,飞行专家要求的条件最高,任务专家次之,载荷专家更低一些,其他非职业航天员上天的条件最低。(上)
(作者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