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来源:本报资料图片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临了,从1985年的第一个教师节,到2006年,教师节已经经历了22年的风风雨雨,一大批人献身到教育行业,为培养人才而做出贡献。从2005年9月10日到现在,短短的一年当中,教师行业出现了很多新的亮点,也有许多问题有待改善。感念师恩
又是一年收获时!在这个成熟与喜悦交织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22个教师节。
回首当年求学之路,老师那执着的身影又重现眼前。曾几何时,在老师慈祥的目光注视下,我们在作业本上工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曾几何时,在老师温暖的护送下,回到了爸爸妈妈还没回来的家;又曾几何时,在老师严肃的表情中,我们看到了老师对我们的无限期望和关怀。当我们从幼稚孩童成长为青涩少年,再到事业有成、娶妻生子的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中,无处不浸透着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和期望。
有联云: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短短几语,道尽老师的人生轨迹。正是我们可敬的、朴实无华的人民教师,他们凭着一腔的赤诚和一颗善良的心,在那小小的讲台上穷尽毕生才华与精力来教育着我们每一个人,而当我们成才之时,他们却韶华已逝,两鬓微霜。
岁月如歌,感念师恩。老师是可敬而可爱的,他们就像那勤劳的蜜蜂,永不疲倦,永不停息地为祖国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骄傲与希望。敬爱的老师,我们感谢你们!谢谢你们无私的奉献与关怀!在这个教师节到来之时,我们由衷地向您道一声:您辛苦了!(马春杰)汉语教师国外吃香
2006年,对外汉语教师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已推出了考核和选拔合格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认定考试(原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凡是取得中、高级别《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者,经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统一选拔,将有机会赴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据统计显示,目前海外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由于去国外的外派教师很少,汉语老师的收入颇为可观,在美国,汉语老师每月可领到3000美元的报酬,去不发达地区工作的志愿者,每月还给予400~600美元的生活补助。在国内,教授外国人学汉语,1小时的费用约在50元~100元,仅仅是在工作之余教授外国人,一个月也能收入几千元。
汉语教师通过一定的汉语教学水平,走出国门,在世界有需要的地方承担汉语教学的任务,架起一座语言的桥梁,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而目前科班出身、合格的汉语教师数量非常少。对汉语教学方法掌握不熟、缺乏实战教学经验等问题是目前对外汉语师资紧缺的重要原因,具有优秀综合素质且熟练掌握教学方法的老师非常缺乏。教师队伍渴望“男丁”
教师行业一向是女多男少,女性在这方面确实有其明显优势,比如说耐心、温柔、更能了解学生内心世界。但是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看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尤其在最近一年内,不少学校公开招聘大量的男教师。教育行业一时间出现了求“男”若渴的现象。
早在去年教师节期间,就有媒体报道,在贵阳、广州、沈阳、北京等地,不少中小学校校长和老师对教师性别生态失衡问题表现得甚为忧心。2004年,辽宁省小学女教师整体比例接近70%。在广东,2005年中小学教师68万余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女教师。不少教育界人士、研究机构的专家认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中小学校,教师性别生态失衡问题日渐凸显,并已经从多方面影响到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为增加男性教师比例,一些地方使出了一些“招数”。上海师范大学几年前曾规定,“师范各专业录取男生一般不低于招生计划的40%”,对男生录取适当“降低门槛”,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海中小学校的教师性别比。北京等地近年相继办起了女子中学和男子高中,以探索现代教育的完整化、精细化和特色化途径。一些城市幼儿园也提出了“阳刚教育从幼儿抓起”的口号,设法引进“男阿姨”来提高幼儿园吸引力。
有京城媒体报道,2005年年底,北京市基础教育战线尤其是小学,男性教师所占比例甚少。为改变一向以女教师独霸小学讲台的现状,北京东城区教委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将男教师由目前的13%提高到50%。为了吸引更多的男性青年走进中小学校园,北京东城区还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比如优先考虑男教师、在职培训中给予更多政策等。
很多学校的管理人员纷纷表示,如果学校里有一定比例的男教师,这样才能刚柔并济,促进学生的心理、人格全面发展。而研究表明,男教师的性格和生理特点,如关心时事、个性刚毅、喜爱运动、胆大等,与女教师的教学有完全不同之处,女教师不能替代其在教育中的位置。2006年,各级政府和不少学校仍然致力于改变“阳刚教育”缺乏的现状,教师队伍渴望再添“男丁”。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
正当我国城市教师队伍逐渐壮大之时,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却出现老龄化的趋势。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农村小学教师的结构一直没有很大改观。尤其中小学新编制标准的实施,使得许多地方农村小学教师呈现超编现象。在2005年,“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落实前,乡镇党委、政府宁愿学校自己设法临时聘用教师,也不愿意聘用大中专毕业生为正式教师。因为临时聘用的教师月工资平均几百元,可以减轻乡镇财政负担,这种急功近利使得年轻教师无法补充到农村学校中来。而由于编制控制和财政“退养”制度难以落实,导致“进口”、“出口”不畅,多年来农村小学教师只能维持现状,并且日益老龄化。
早在2005年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清华大学的张晓岩等同学就提供过一份调查报告。他们认为,虽然国家教育投入体制改为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后,教育投入状况已经有很大改善,但政府投入不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此他们希望通过设立一个社会性的专门基金会,来帮助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素质,同时组织和奖励自愿参加支教和培训的教师、学校,从而改善农村教师年龄结构。
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一是教师年龄偏大,体力、精力不济,工作创新性不够,主动性不强;二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转正的民办教师,他们教育理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水平难以提高,仍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使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改举步维艰;三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后顾之忧颇多,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在农村教师虽然是农村中最有知识的群体,受村民普遍尊敬,但事实上,他们与绝大多数农民一样,同样属于弱势群体,在中国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应该受到一定的重视。《义务教育法》催生优秀教师队伍
2006年9月1日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之日。教师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关键,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有媒体指出,教师不缺,质量不高,正是我国当前教师队伍的写照。早在去年,就有媒体报道,在教育招聘中,幼儿园、小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比较看重,如一家幼儿园要求带班老师对英语、电脑、绘画、舞蹈等样样精通。而中学、大学则更注重于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和学历。
在过去的教学道路上,教师行业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在我国没有成为有吸引力的行业,目前教师队伍中,人数逐渐增多,但真正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却是少之又少。有关专家指出,为了吸引优秀青年上师范院校,应该恢复师范生免费制度,这样,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就会考虑报考师范,从中会产生出大批优秀教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这样的待遇必须下大力气落实到广大教师身上。山东省潍坊市出台措施,对2000名农村学校“学科带头人”实行政府津贴,稳定农村优秀教师队伍。
目前,新修订《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必将促进中国教育进一步改革,并且催生一大批优秀教师的涌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