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由三年前的夏天采写倾听版稿件《二次插队》结缘,迄今去农庄三十余次,平时常有联络,成为记者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一个窗口。
一问:小猪要割尾巴、剪牙齿,你没听说过吧?
———也说猪的土、洋之分那天在农庄,小猪才出生两天,细皮嫩肉还红扑扑的哩,就一只只轮番抱上案板———不是做烤乳猪,而是割尾巴,用烧红的电烙铁。 这是规矩。农庄自打八年前开始,养了一茬茬的猪少说说十几万头了,投胎一出世,都要坐一回“老虎凳”的。万强说,大规模的养猪场都这么做,为的是让猪减耗增肥。我算是明白菜场肉摊上为啥少见猪尾巴的原因了。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要等到锅子里的红烧肉飘出香气来分辨猪肉好坏,为时晚矣。养土猪的农民,通常不会去割猪尾巴的,讲究的是“原生态”。当然了,你没看到尾巴不等于这猪一定是洋猪。万强带我到分水镇和毕浦乡的农贸市场去买过,礅头师傅连这猪是哪个村里的哪位老太太养的,都报得上来。几次下来你就能偷到点“拳头”:膘头厚得,或者骨头大得有点夸张的,更像本猪。道理在于,像万强农庄这种养猪大户,讲究投入产出性价比的,基本上是三斤饲料一斤肉。猪,不到一百八十斤重,不肯卖的,超过两百斤重,再养下去就犯不着了。而农家散养的土猪呢,通常没两百五十斤不肯出栏,三百斤的也有。另外,农民养猪给不给猪剪牙齿的?不晓得,我只晓得农庄里是都剪的。这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据说,怕小猪牙齿长不齐,又长又尖的会咬伤母猪奶头,感染发病。
二问:你吃的是本地猪还是外地猪?国际石油价格跟肉价有关系吗?
———兼谈猪肉行情的涨与落大家知道,绕城公路以内,不准再养猪了。我们吃的猪肉,多半是河南、安徽运过来的。照万强的说法,外地猪便宜,不过没本地猪好吃。上半年,本地猪斗不过外地猪,亏大了。不过风水轮流转,天一热,本地猪又开始占上风了。啥道理呢?长途运输,外地猪容易病死,损耗大。前段时间报纸上说鸡蛋涨价了,我马上想到猪肉肯定跟着涨。打电话过去一问,果真,收购价从最低的每公斤六七块钱,涨到八九块了。看到美国报纸上在瞎吵吵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之后的情形。我连忙打电话过去:快,多进点玉米。弄得不好,饲料价格还会涨。他不解,说不是已经涨了吗?我只好跟他讲形势:中东局势动荡不安,伊拉克内战迹象越来越明显,非洲产油大国尼日利亚也不安定。西欧连一些环保人士都改变立场支持政府开发核电了,能源一紧张,玉米作为工业酒精的份额肯定越弄越多,做饲料的就少了,少了就贵了。对这种会给猪开膛破肚动手术挂盐水的微观实践者,我只好满世界云山雾罩地吹牛皮来唬住他,他最意外的,是我从大连国际粮食交易的期货行情里,预测玉米价格的走势,看猪肉行情的涨跌。最近万强又得意起来了,除了行情看涨,省农业厅畜牧局6月份还召集全省各地的人,到农庄里来开现场会,让他介绍养猪的模式和经验。这样,他除了市里的“十佳农业示范园区”,(那次他指着杭报刊登的光荣榜,还顺便表扬了我一句,你们到底是市委机关报啊,代表政府的,权威!别的报纸恐怕没资格登这种消息的吧?)如今又新添了一块“金字招牌”———省级现代畜牧生态养殖示范区。
三问:你懂得怎么挑梨吗?柏树克梨树,是科学还是迷信?
———说说水果的产与销有一年修路修到农庄边上,万强跑去问:以后行道树种啥?一听是柏树,吓都吓坏了,连忙求他们换树种,说是柏树克梨树的。修路的不信,问了专家才明白,原来柏树的花粉(应该叫“寄宿体”)如果飘到梨树上,梨树就“不孕不育”了。所以一般果园旁边。方圆几里地,不好种柏树的。除了桃子,今年农庄的梨儿收了十多万斤。你见过“梨花带雨”吗?当初我在杭州去淳安的路上见过一株,那个美呀,太有情调了。如今农庄里一到春天就是漫山遍野的桃花梨花,看上去一点都不美。他听不进坏话,说中看的不中吃,西湖边苏堤白堤上的桃花结过水蜜桃吗?想想也是。一年四季,看农民们为果树剪枝、套袋、浇水、采摘,还有就是吭哧吭哧挑猪粪上山施肥,真当辛苦。农庄里的猪啊、鸡啊、鸭啊、桃啊、梨啊,都属于省级无公害产品。底细呢,我是明白的。化肥,是绝对不用的,农药是用点的。万强要的是生态农业这块牌子。眼看梨儿快成熟了,万强急了,因为本来都到浙大的几个校区和宿舍卖的,照他的说法,农大老师懂行的,特别吃得出好坏。今年卖不来了,急得他到处求爹爹拜娘娘———天这么热,谁会跑到你店里来买梨?还有就是杭州农村新兴的梨业生产大都进入了盛产期吧,这头产量大增,那头天热抑制消费冲动,这就“卖梨难”了。我帮他捎出去三千多斤。好在吃的人说味道不错,听说一公斤才三四块钱,就愈加觉得甜了。万强的梨,拿到县里市里,都捧回奖牌的。六月份他急着到高银街上开店,其实跟农庄里桃子梨儿要上市了怕没地方卖,大有关系。结果发觉卖是卖得不错,都交房租费了。他除了卖猪,玉米、茄子、南瓜、冬瓜———连喂猪吃的番薯滕都割来卖了,据说,销路不错。哦,我忘了跟你介绍挑选梨儿的方法了。一是辨雌雄,雌梨好吃点,蒂上不带花的。雌梨与雄梨形状尤其是口感上的差别,早熟的翠冠、青还不明显,到立秋之后上市的黄花梨,差别就很明显了。二是看新鲜度,有柄的比没柄的好,柄上没发黑的比顶端一截发黑的好。不过呢,这跟采摘的时间也有关系,如果八成熟就采的,咬上去紧邦邦的,不够松脆,据说这里因为梨儿的食细胞还没充分分化的缘故;但是熟过头了,吃上去就“面”了,也不好。如果你梨儿多一下子吃不完,最好套进保鲜袋里扎紧不漏气,放个一星期照样蛮好吃的。最后有个问题,是钱万强都回答不出来的,可能你清楚———为什么迟开的桃花果子早熟,早开花的反而果子迟熟?当然喽,早熟桃时鲜,可迟熟的甜啊。
新农民新农庄
说起“农庄”这个企业名称,还是两年前我逼着万强拿着执照一起跑到县里去更改过来的。那时,他挂的牌子,叫什么“华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路货。你要说他空,蛮空的——养猪场里荡一圈、花果山上荡一圈,农民面前指手画脚说道说道,分几支香烟。不过他是成为行家里手之后,才有资格动嘴皮子的。你要说他忙,也够忙的——里里外外一把抓,经理、采购员、推销员、司机、兽医一肩挑。为了争取项目,跑了县里跑市里,跑了市里跑省里。到高银街开了个专卖店,又多出一桩事情。这段时间,香港回来的初中同学,到他依山临江的农庄里吃了顿饭,就有意想合作搞观光农业。好,这下他又满脑子了,弄得牙齿痛哩。痛好了,两位日本朋友来了,说是能帮忙引种日本的新品种。看他们合在一起说得起劲不知道事情干不干得成?像钱万强这样二次插队扎根农村的艰苦奋斗精神,学习一点是应该的,全部学怕不太可能。这份苦一般城里人都吃不消的。我更关心、一直思索的是万强农庄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在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口。浙江也好杭州也罢,不都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嘛?低山丘陵比比皆是。万强农庄,就是在过去连当地农民也难得涉足的“荒山”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地上也只有点茅草和杂树,也就是纯粹的生态效益。而农庄按照当初农大专家教授的设计,搞种养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养猪种水果种蔬菜种饲料,结果就是现在最先进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这样一来,因为有几百亩果树,生态效益比过去毫不逊色,却平添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又为城市提供了大量优质农副产品。其中的几千万产值,就是万强农庄“无中生有”的社会贡献了!我想,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繁荣、生活水平提高,就是靠诸如此类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不断累积,才形成的。在省内的行内人看来,农庄比一般农村精细多了;不过在日本同行看来,还嫌粗放。依此来“定位”万强农庄,应该比较准确。这位前采芝斋股东的儿子、前知青、前采芝斋职工、前出租车个体户,尽管户口、房子都落在定安路,却越来越过不惯杭州城里的日子了,张口闭口“我们桐庐、我们桐庐”的。要说城里人单枪匹马地到农村去搞农业,失败的大有人在,成功的典型还真不多,但愿他能走出一条路子来。都九年了。也许,从当初当地人认为这个杭州佬迟早要灰溜溜滚回老家去,到如今上上下下把他看成自己人,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吧。(记者戎国彭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