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驿村澄江书院(李氏宗祠)门前的石狮子。 本报记者 陈耿
本报讯(记者陈耿特约记者周臣业)高大的牌坊、古老的驿道、清澈的古井,位于澄迈县老城镇的罗驿村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日前,罗驿村民成立了专门的理事会,为修复古村收集捐款,计划把这里建成一个旅游景点。
罗驿村距离会海口不足30公里,道路交通便利;人口7000多人,有李、吴等姓氏,其中李姓是大姓,有6800多人。
进入罗驿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李氏宗祠,该祠坐北朝南,共有房屋8间围成3个院子,其中后面的2个院子形如北方的四合院,但由于年久失修已经荒废。该村1989年重修的《李氏族谱》称宗祠始建于1723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据《光绪澄迈县志》记载,清代同治初年,知县孙云发起创建了澄江书院,地点设在今天的老城镇。1919年书院搬到了罗驿村的李氏宗祠,直到1926年更名为“澄迈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解放后这里一直是罗驿小学的所在地,直到1988年小学才迁到祠堂后方新建。
8月19日,在县政府和白莲工作站的支持下,罗驿村发起成立了“澄迈县白莲修复澄江书院(原李氏宗祠)理事会”,成立当天仅理事会成员便捐款11万元,众多李姓村民纷纷表示每人认捐将不少于30元。
记者翻查《道光琼州府志》、《嘉庆澄迈县志》等方志时发现,元代至治年间,罗驿村出了澄迈县的第一个举人李震器;村里曾有为该村明代永乐年间举人李惟铭立的“文奎坊”,为明代成化年间举人吴景晖立的“登第坊”等遗迹。
正在编写澄迈县旅游总规的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林鸿民告诉记者,相关史料显示,早在北宋初年,罗驿村便已存在,历经近千年的发展繁衍,该村人文蔚起,声名在外,难能可贵的是现在还保留着这么多文化遗迹,如能成功开发,不但有望成为澄迈旅游的一个亮点,还将是海口旅游圈的一个新的旅游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