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营9月3日讯 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3日开园纳客,黄河旅游有了一张新“名片”。但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我省黄河旅游还仅限于自然生态景观,而真正能够体现黄河母亲河文化的旅游项目,却基本上是空白,尚需破题。
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境内,它拥有全世界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保存最完整和面积最大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
著名学者余秋雨2日在中国·垦利黄河口文化旅游节的高层论坛上说,黄河口的文化旅游价值在于,这里是千古母亲河伟大的归结之处。他说,很多伟大的地方去了之后会让人感到很激动,黄河入海口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地方。母亲河的概念,并不仅是指黄河千百年来“灌溉”了两岸的百姓,更重要的是黄河从文化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一些基本的性格。
我省是万里黄河流经的最后一个省份。“孔子在这里诞生,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也一度是我省旅游对外推广的形象。
据省城一些国际旅行社的老总介绍,对于很多海外游客,黄河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不少境外团队到了济南,总会点名去看黄河。但与泰山、曲阜这样的旅游产品相比,黄河的文化底蕴却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黄河旅游在我省旅游中也一直不声不响。
以济南为例,尽管黄河离市区很近,但在旅游方面,黄河的知名度和光芒,远不及趵突泉等三大名胜。目前,黄河沿岸有黄河森林公园、黄河大桥等景观,但前者与其他森林公园并无多大差异,而黄河大桥也没有作为景点推介。
早在2001年,济南有关方面就提出要建设体现母亲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黄河楼”,以突出黄河旅游主题,并提供了创意方案。“黄河楼”的选址最初定在济南市天桥区的药山中部,北临黄河,拟建黄河颂群雕、黄河全景博物馆、中华母亲园等景观。但随后济南另外一个区也提出要建黄河楼,双方在项目创意上发生了争执,致使黄河楼项目至今仍遥遥无期。
据东营市旅游局李祥义局长介绍,黄河三角洲是东营主要的旅游资源,去年东营的旅游收入比重,在全市的GDP总量中只占1%左右,微乎其微。
黄河三角洲地质公园的现状,也说明了这一点,记者2日前去参观当地有名的“红地毯”(黄河入海口大面积生长的植物湿地黄须菜,学名赤碱蓬,红色)时,景区内的道路坎坷不平,而在黄河入海口接待游客的气垫船,为私人经营,连个像样的码头都没有,其他配套设施如厕所、游客接待中心、导游服务等,基本也是空白。作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这里的旅游功能还有很大欠缺。
山东大学旅游系王德刚教授认为,我省一些沿黄城市,在旅游开发时还停留在对黄河自然景观的利用上,对于黄河文化的挖掘和展示度还远远不够。我省旅游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应的黄河旅游总体规划,以保证黄河旅游开发的有序和高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