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二道拦门酒
9月3日上午9时,雷山县郎德苗寨。
初秋的阳光让这个苗族村寨显得很炙热,晒得人头皮发烫。远远地,就看见苗寨下面的田埂上和马路边,以及石板路上都站满了迎接我们的穿着盛装的苗族同胞。
当汽车缓缓停下来后,姑娘们的迎宾舞就在丁零作响的银饰声中跳了起来,小伙子们的芦笙和芒筒也响了起来。
芦笙婉转悠扬,芒筒低沉厚重。十二拦路酒蜿蜒在通往郎德苗寨的石板路上,捧着装满醇厚米酒的小土碗的苗族姑娘满面微笑。
酒在当地民俗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除了恭迎远客的迎客酒外,还有进门酒、出门酒、交杯酒、姐妹酒、送客酒、婚礼酒、认亲酒、新娃娃酒、取名酒、产妇出门酒、建房酒、立门酒、踩铜鼓酒、打口嘴酒、断气酒、赎魂酒、祭保爷酒、祭祖先酒、栽花竹酒、砍板凳酒、保家坛酒、祭桥酒、扫寨酒、祭牛角酒、敬耕牛酒等等,郎德的酒文化无处不在,自成系统。
到了第十二道酒时,已经走到了由小巧玲珑的木楼构成的寨门,一对牛角酒杯悬于门楼上。穿着鲜艳的盛装,满身佩戴着银饰的苗族姑娘捧着一个精致的小牛角,里面装满了米酒。轻轻将嘴伸过去,啜完牛角里的米酒,姑娘将牛角作为礼物,顺势挂在了客人的脖子上。
进了寨门后,客人被簇拥到寨子里的铜鼓坪。这个鹅卵石镶嵌成的场子如同一个巨大的铜鼓面,场子中央立有牛角样木架,下面挂着一个泛青的铜鼓。
一场令外宾连连惊呼“Great”的歌舞即将飞扬起来。
醉人的歌舞
铜鼓坪崭新的木鼓咚咚地敲响起来。
刚开始,只是一两声清脆的咚咚声,迅即,或疏或密的鼓点紧随其后,迅疾弥散在铜鼓坪。木鼓后面,一片片彩色绚烂的裙摆飞舞在鼓声之中。
敲打木鼓的正是这些舞动着裙摆的苗族姑娘。
轻巧白嫩的细手在空中错落有致地挥舞,鼓点节律疏密有度。微笑荡漾在脸庞,银饰丁零飘荡。
鼓点中,苗家小伙子们手捧芦笙闪亮登场。他们在鼓声和芦笙声中跳跃着,脚步稳健轻巧。时而左右腾挪,时而肩着地,这些芦笙动作让来宾们的眼睛瞪得浑圆。
紧接着,在铜鼓和芦笙的伴奏下,一群苗族姑娘跳起了《锦鸡舞》。
这个在苗族带有传统祭祀性的舞蹈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自古对飞鸟图腾的崇拜和向往。姑娘们头戴银饰,身穿红色短上衣,腰间束若干条五彩镶边,末端坠挂银牌和流苏似锦鸡华丽羽毛的彩条长裙,臀部被高高垫起效仿锦鸡高翘的尾羽。
她们互相围成圆圈,翩翩起舞,舞蹈动作缓慢,在或向前或向后的舞步中,模仿锦鸡频频“踱步”、“旋转”和“飞翔”。舞步飞扬中,眉目生动,满面笑意。
动作飘忽,腰间的彩带起落飘散。
歌舞改变了苗寨
歌舞承载着苗族的文化,改变了郎德苗寨人的生活。
据了解,对外开放的上郎德现有120多户,500多人。一条名望丰河的小溪从寨脚流过,溪畔竖立着数十架竹筒水车。
在作别郎德苗寨的时候,路上挤满了提着各种苗族小饰品和刺绣的妇女,她们围着我们叫卖着。当你走向一个妇女时,周围的其他妇女就立即围了上来,并拿出她们竹筐里的饰品叫卖。
该村村民小组组长陈先武告诉一位采风者,村子对外开放后,村里现在600个男女老幼都成了才,成村里演出团体成员。
这个团体成员,根据不同分工,获取不同的报酬。旺季每天要演出8场,每场收入500元出场费。演员都是记工分的,主要演员每场20分,群众演员14分。每个工分折合成一角钱,一天忙下来,最多的一天可以挣到16元钱。
村里根据不同人的特长,分配不同的活,吹拉弹唱的,迎宾敬酒的,都是不同的工种。什么都不会的就当观众凑在一起吆喝,凡是来看演出的都能拿到工分,大人每天可拿50分,小孩按读书年级,每年级3分。如果读到初中以上,就是和大人一起挣一样的工分了。
以往,村里的人均年收入仅在600元左右,而现在一个老头只要每天坐着看演出,每月就能拿到100元,一年1000多元再加上卖一些手工小饰品,收入高的可以有上万元的年收入,加上自己种粮养殖,生活已经很不错了。
歌舞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乡村旅游的开发改变了郎德苗寨的生活,这个曾经刀耕火种的苗寨以一种新的姿态书写着她新的历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