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尼治时间3日5时42分22秒(北京时间9月3日13点42分22秒),欧洲航天局2003年发射的首个月球
探测器“智能1号”(SMART-1)在圆满完成
各项探测任务后准确撞击月球表面的“卓越湖”。
撞击过程中没有出现“打水漂”现象,而是弹出月球表面,同时激起了大量月球尘埃。本报记者为此连线,采访了欧洲航天局(ESA)发言人魏厄(Be nardWueyehe)。
一撞扬起几公里厚尘埃
格林尼治时间3日5时42分,“智能1号”探测器以每秒2公里的速度击中了被称为“卓越湖”的火山岩平原,结束了其历时3年的使命,在德国的地面控制中心里随即响起了一阵掌声。
估计这次撞击将留下一个3米宽、10米长的坑,并激起了几公里厚的月球尘埃。科学家希望,这些尘埃和探测器的残骸能够为他们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构成提供线索。
谈及如何评价这次撞月时,魏厄表示“这是次非常伟大的任务,我们都感到满意、自豪与激动,因为这是欧洲第一次撞月任务”。
人类历史上共进行了十几次的月球撞击。美国、俄罗斯、日本都曾经实施过撞击月球的任务。现在,欧洲也完成了这一任务,所以魏厄说有关人员都感到异常激动。“虽然‘智能1号’造价不高,但它出色甚至超额完成了任务。”
在撞月成功后,相关人员还在德国达姆施泰特的欧洲航天局太空控制中心举办了一个庆祝活动。
全程拍下两万多张照片
魏厄还告诉记者,在“智能1号”上面安装了一个小型相机,只有380公斤重,却在此次探月行动中拍摄了两万多张有关照片,均可作为研究依据。
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将研究这两万多张照片,同时也会进一步研究撞月后“撞”出来的大量物质,探索月球的起源。通过分析月球尘埃的成分,科学家能够了解月球表层的演化史,并验证有关月球起源的一个假说。该假说认为,在太阳系形成早期,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到地球,产生的部分碎片形成了月球。
魏厄透露,下周可能会公布相关结果,明天欧洲航天局的相关人员就会举行一次会议进行研究与商讨。
多个观测站全面跟踪
魏厄估计全世界大概有几千名天文爱好者在观看撞月,因为人们普通都感觉这次撞月非常有趣。美国东海岸、夏威夷和东太平洋海岸是最佳的观测地点。那边的天文爱好者用地面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对研究有着极大的帮助。
因为撞月时,欧洲只有5点多,不利于观测。所以,欧洲航天局在夏威夷设了许多观测站,这些观测站拍摄的大量照片也将用于研究。对撞月进行跟踪观察的加拿大与法国的CFHT望远镜拍摄的一系列照片非常清晰,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未能出现“打水漂”
欧洲航天局科学家原先预计,探测器很可能会在月球表面上“蹦跳”好几次,玩“打水漂”游戏,可是却没有发生这一现象。魏厄猜测可能与“智能1号”撞月的角度有关,它本来设定的角度为1度,差不多与月球表面平行。
“在中心观测时,第一次撞击月球后,我们还在期待它第二次的撞击,但是它已经反弹,离开月球表面。所以没有‘打水漂’。”尽管没有出现“打水漂”,但在太空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是发出一阵叫好声,纷纷击掌表示庆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