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3日,它以每秒2公里的速度温柔地“吻”上了让它魂牵梦绕了3年的月球,并为之付出了“生命”。它“吻”上月球的那一瞬,溅出了明亮的火花。它这一“吻”在月球表面带起一条宽约5公里的“尘埃带”,形状宛如“蝴蝶的翅膀”翩翩起舞,似乎在为它的“殉情”而哀悼。 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3日在一小片闪光中成功撞击月球,以对月球的“温柔一击”结束了近3年的太空旅程,也奏响人类新一轮探月高潮的前奏。
温柔一击 未“打水漂”
欧洲航天局3日说,“智能1号”以每小时7200公里(每秒钟2公里)的速度、按预定的计划命中了月球表面位于南纬34.4度、西经46.2度的“卓越湖”火山平原地区。探测器与月球表面“亲密接触”时大约呈1度角,据欧航局表示,目前没有观察到撞击过程出现“打水漂“现象。根据此前的估计,探测器可能出现类似“打水漂”的多次弹跳。
夏威夷拍到“明亮火花”
在德国达姆施塔特任务控制中心的科学家戴特里夫?科斯切尼描述了当时那扣人心弦的几秒钟:“突然我们失去了探测器的信号,我们能知道的是撞击的确发生了。”欧航局航天器运行主管奥克塔维奥?卡米诺忍不住拍手称快:“到了,就是卓越湖。我们成功了。”撞击发生数分钟后,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了撞击发生时的实况图(左下图)。这张图片是由位于夏威夷的口径3.6米的“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拍下的,图中由撞击溅出的火花十分明亮。撞击点位于月球的背光面,接近月球光面和夜面的分界线,十分有利于观测,地面众多国际天文台和瑞典的奥丁太空天文台都加入了这次联合观测行动。
撞出“蝴蝶的翅膀”
正如欧洲航天局预测的那样,“智能1号”在月球表面带起一条宽约5公里的月球“尘埃带”,形状宛如“蝴蝶的翅膀”。这个奇特的“蝴蝶翅膀”被太阳光直接照亮,天文爱好者用小望远镜,甚至双筒望远镜均能观测到。数据够科学家分析多年至于成功撞击的收获,根据欧洲航天局提供的电视画面显示,在探测器接近月球的过程中,其携带的摄像机以“斜视”的角度拍摄月球特定区域的照片。而此前,人类只能获得相同区域垂直角度拍摄的照片,因此,“智能1号”将使人类获得月球表面这一区域的三维图像。当然,收获远不只是照片,欧洲航天局“智能1号”工程首席科学家伯纳德?弗万说:“‘智能1号’获得的数据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将用未来的数个月,甚至数年时间分析它们。它为人类探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曾一度出现故障差点提前与月球相撞
在“智能1号”执行“撞月”的最后数天时间里,“智能1号”曾一度出现故障,差点提前与月球相撞。当地时间9月1日15时9分,“智能1号”出人意料地进入了安全模式,探测器的绝大多数功能和有效载荷运转发生暂停。安全模式通常是因为主要参数超出了预计范围所致,或探测器上的计算机的存储器或中央处理器发生故障。工作人员在进行了6小时紧张工作后,他们快速使飞行器恢复了正常运转,这是欧洲航天局最近对飞行器进行的最为快速的操控之一。也正是由于及时排除了故障,控制人员才在9月1日和2日顺利将“智能1号”的飞行轨道提高了600米,使其免于与月球提前相撞。
新一轮探月高潮开始
欧洲探测器“智能1号”北京时间3日13时42分左右成功撞月的消息传来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智能1号”撞月成功意义重大,标志着人类开始了新一轮探月高潮。据悉,2007年我国将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器,测绘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探测十余种有用元素在整个月球的分布;日本也计划在2007年发射绕月探测器;携有欧美仪器的印度月球探测器也有望在2008年升空;美国要在2009年设法两次撞击月球南极以找水,并计划在2018年前让宇航员重返月球……探索月球正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日益升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