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村,是我国农村最小一级的行政单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建设一个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村庄。作为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发达的城郊县,长沙县率先提出了争当我国中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排头兵的目标,在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工作机制、引导农民靠辛勤劳动建设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早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 中央党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课题组对此进行调查与总结,正在向全国推介他们的经验。本报记者在长沙县2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了为期半月的调查采访,发现很多的经验,特别是看得懂、学得会的村庄建设和管理经验,从能人治村、创业富村到文明兴村,都值得全市广大农村借鉴和推广。
能人治村:建设新农村需要好带头人
样本一:
长沙首富村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距长沙45公里,总面积4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321户,1200人。该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户均存款8万元,是20年前的100倍,99%的农民住进了新楼房,拥有私家小汽车40余台、货车160台,共有电话306部、手机450余台,家家通有线电视,58户接入宽带网。不仅全村实现了共同富裕,还解决外村劳动力就业600余人。
支书的话:
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用四个形容词来概括印山村:环境优美、风景如画、(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印山村现在是全省最大的水泥村,我们起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1982年,印山村人均收入只有120元,村办企业亏损达12万元。全村党员集资30万元,建起一家年产5000吨的小型水泥厂,当年就打了个翻身仗,产值达到60万元。从此,水泥生产成为印山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先后办起了白色水泥、彩色水泥等10多家村办企业,通过以工哺农,我们先后投入100多万元改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了精品农业示范区,办起了油料、茶叶、牛肉等加工厂,全省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也在印山村,肉牛存栏达1360头。
思考与启示:
“富不富,看支部”、“强不强,看顶梁”。“没有村支书李焕然,就没有印山村的今天”,村民们都这样说。在长沙县的23个示范村,这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黄花镇黄龙新村有“三十年如一日”的好村支书王再德;双江镇农裕村、金井镇金龙村、江背镇乌川湖村和福临镇金坑桥村,之所以迅速脱贫致富,也是有了饶焱凡、宋海晏、李星高、张霞等好带头人。
这一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群体,有着懂政治、善经营、讲奉献的时代特征。他们都是当地的致富能手,能够“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当上村支书后,帮助群众上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全村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在创业初期,他们大都把自己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捐为村里的公共财产,如今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裕了,而他们自己还拿着低于村民的收入。“一身正气,甘心吃亏为百姓;两袖清风,心底无私好楷模”,就是这些带头人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这些村庄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长沙县委、县政府在农村广泛开展“四培养”工程,即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党支部书记、把优秀支部书记培养成典型标杆,注重把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外出创业有成的农村党员选进村级班子,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长沙县236个村中,如今“带头致富能力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带双强”村支部书记已占到70%以上,4000余名党员致富能手担任村组干部,兼任“村官”的民营企业家或个体工商大户有110名,他们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调查显示,23个村现有村干部126人,95%以上的群众对村级班子感到满意,对村干部团结务实、为民办事的作风给予肯定。
创业富村:发展新产业思路取胜
样本二:
长沙县偏远村双江镇农裕村——地处长沙、平江和浏阳三县(市)交界处,一无矿二无厂,既无近城优势,又无资源优势。该村组织了近两千人的开山大军,历时11年,硬是在精耕山上开荒种植2468亩良种茶叶。如今,村民每年从村里茶厂领到的工资近30万元,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160元,村集体收入突破60万元,昔日的贫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支书的话:
今年,长沙县最大的新扩茶园基地就在我们农裕村,集中连片开发了350亩。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村就请来县农业局的专家实地论证,靠山吃山的思路最后证明是科学的。我当年扛起锄头上山开荒,一干就是200天,人都瘦了几公斤。凭着苦干和实干,我们农裕村硬是将2000多亩荒山变成了绿油油的茶园。目前全村茶叶生产基地达2468亩,“十里茶廊”已初具规模,是长沙市最大的村级茶园。我们村茶厂开发的“裕峰银毫”系列产品,以其色香味俱佳,在2000年和2001年两届省农博会上倍受消费者青睐。
思考与启示:
农裕村的变迁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白沙乡李家山村和福临镇金坑桥村等起步之时,也曾举步维艰,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正是靠勤学苦干、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走出了发展的困境,实现了共同富裕。在长沙县的23个示范村,这样的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特色还十分鲜明。开慧乡开慧村与茶叶加工企业发展订单茶叶,每亩鲜茶收入6000元左右,茶农人均采茶工资收入3000元以上;黄兴镇光达村发展蔬菜,每亩收入逾8000元;黄兴镇鹿芝岭、蓝田和跳马乡石燕湖、双溪等村种植花木,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青山铺镇青山村人平出栏生猪15头;春华镇石塘铺村发展劳务经济,长年在外务工人员1541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2%,年总收入1600万元。调查显示,2005年,23个村农民人平纯收入4525元,其中超过万元的1个村,5000-10000元的有8个村。村集体收入村平28.3万元,超过30万元的有4个村,10-30万元的4个村。
对这23个村的发展情况进行剖析,他们无一不是从各自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路子,形成鲜明的产业发展特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不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谈起。选准突破口极为重要,无论采取哪种发展方式,最根本的一点是,各村都要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长沙县委、县政府帮助各村发展产业下了很大功夫,今年农口线预算安排新增9325万元,帮助改善生产发展条件,重点扶持发展蔬菜、花木和茶叶“三个十万亩”产业带,对每开垦1亩茶园奖励100-300元,对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贴息贷款等。如今,该县北部9个乡镇形成百里茶叶走廊,茶园面积发展到了7.45万亩;中部乡镇蔬菜种植今年有望突破10万亩;南部乡镇花卉苗木种植已发展到9.6万亩,从业人员达到4.5万人。
文明兴村:“大主意”农民自己拿
样本三:
小康示范村长沙县黄兴镇鹿芝岭村——地处浏阳河畔,总面积6.1平方公里,辖29个村民小组,有1028户3876人。该村较早完成了村庄规划,投入650万元,办起了村民学校和现代远程教育站,修通并硬化了3条村主干道,拓宽村级公路路基9公里,培修防汛大堤2.6公里等。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卧室在楼上,厨房建屋旁;厅堂迎客到,前坪宜宽敞……”鹿芝岭村最早推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言歌》等文明建设活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令许多城里人都羡慕不已。
支书的话:
“幸福不会从天降,小康社会等不来”这是我们鹿芝岭每个村民都熟悉的一句话,新农村建设等、靠、望是建不起来,既要让村民自愿积极参与,又要让村民满意,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我们村先后17次召开村、组、农户和村民会议,邀请在外知名人士回乡座谈,组织村秧歌腰鼓队、老年服务队、文艺宣传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在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处悬挂标语,制作宣传栏、广告牌,让建设新农村“二十字”的目标深入人心,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言歌》编成了快板传唱,连续举办了两届农民运动会,先后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民主理财制度》等,并由村民大会推选3名德高望重的村民组成民主理财小组,全面监督建设资金的各项用途,定期向村民公布资金使用情况,让村民都知道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了。
思考与启示: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民们“开窍”了,就有主动性和创造力,就能把党的富民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变为现实。鹿芝岭村最主要的经验是从调动农民群众自身积极性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从而达到自主管理、民主管理的目的。从长沙县23个示范村来看,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建设新农村的热情。80%以上群众了解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98%的群众愿意投入一定资金改造自己的居住环境,99%的群众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陈规陋习,90%以上的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愿意尽义务。在长沙县各村,村民理财小组、“懂事会”、理事会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春华镇石塘铺村把整治村容村貌资金从哪里来、用到哪些方面去交由群众讨论,自己决定自己的事,“三改三整一分离”如火如荼地进行。调查显示,23个示范村共有村级公路413.7公里,今年将硬化108公里,硬化率将由2005年底的21.4%提高到50%,爱卫生、讲文明、除陋习,热心捐资投劳公益事业等在长沙县新农村建设中已蔚然成风。
“大主意”应由农民自己拿,这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长沙县在实际工作中,从制度和机制上牢固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这一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调查显示,长沙县2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约占全县总村数的10%,已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他们的率先发展,起到了极好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全县236个村庄的建设与发展有了参照系,村庄建设在长沙县广大农村全面铺开,强农富民工程正取得成效。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杨光荣说,今年长沙县确立了典型示范、分步推进、协调发展的思路,到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8000元以上,力争150个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