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位喜爱民族音乐的花甲老人,加入我市唯一的业余老年民乐团体——重庆晚晴民乐社,并长年坚持无偿走进学校、单位举行民乐专场演奏会。民乐社成立26年来,共举行演奏会30余场,观者超万人。
昨天上午,记者一来到沙坪坝区双巷子社区,一阵婉转悠扬的民乐版《梁祝》便传入耳中。 在社区活动中心,一群老人正在专心演奏琵琶、笛、葫芦丝等民族乐器。
民乐社社长、79岁的郑体宽老人说,这是民乐社暑假后的第一次排练,“我们大部分社员都是多面手,能演奏不止一种乐器。而85岁的郑体思能演奏民乐社的所有乐器,可谓民乐社的宝贝。”
1980年,郑体思和几位爱好民乐的朋友成立了“重庆晚晴民乐社”。此后,在各高校以及一些单位的联欢会上,经常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民乐社坚持间隔一周排练一次,从而保证了合奏的协调性和曲目的丰富。令人感动的是,时至今日,民乐社一直坚持无偿演出:一到就演,演完就悄悄离开……
“我们希望送曲到大学,让青年接触、了解民族音乐,发扬国粹。只要身体允许,我将把民乐技艺一直发扬下去。”郑体思老人说。
晚报记者周圆
来源: 2006-09-05 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