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貌特殊。属典型的岩溶山区,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人穷、地乏、环境恶”,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毕节待遇特殊。偏处黔西北一隅,却是我国第一个“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试验区,由8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共同对口联系。
毕节引人关注,缘自人们想知道:曾有“不适宜人类生存”之称谓的毕节,如何应对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三大难题,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到毕节探访。
变“森林—耕地—裸岩”逆向演替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培育可持续发展体系
“几年前,地里种着种着就长出了石头!”顺着大方县羊场村农民蒋云明的手指方向望去,破碎的土地上,裸露的岩石清晰可见。蒋云明说,为了多打粮食,村民开荒垦殖,庄稼从山脚种到了山顶。结果,“种了一坡,收了一筐”。
在毕节,“森林—耕地—裸岩”逆向演替现象,远不是羊场村独有。毕节地区林业局局长倪小兵介绍说,由于人多田地少,林粮争地矛盾突出,毕节一些地方垦殖指数达到极限,森林植被遭严重破坏,陷入“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198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区发生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62.69%,年水土流失量达9165.3万吨——相当于年流失30多万亩耕地的活土层,裸石山地占全区面积的12.4%。毕节,成为贵州最贫困的地区。
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设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18年来,试验区探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步伐铿锵有力:
——通过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示范县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培育和构建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采用以工代赈等方式,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并举,构建可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系统;
——毕节地委、行署制定了“十年绿化毕节”的目标,层层签订造林绿化目标和生态建设责任状,并列入目标管理和政绩考核。仅“十五”期间,试验区生态建设投入约11.5亿元。
“全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毕节地区行署副专员周荣说。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23.4亿元上升到232亿元,贫困人口从312.2万人降到59.8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1%。降至8.59%。。毕节地区跃居贵州省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变林粮争地为林茂粮丰,“减地”不减产
毕节的1500万亩耕地,1/3挂在25度以上的陡坡上,大部分水土流失来自这些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是毕节生态建设的重点”,毕节人对症下药。
从2000年开始试点到两年后全面铺开,毕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顺利,至2005年底,全区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62.4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造林105.9万亩,均为计划的100%。
“毕节在1984年也搞过大面积退耕还林。”倪小兵回忆说,因为当时没能有效化解退耕与吃饭的矛盾,农民毁林复耕现象严重,退耕还林以“稳不住”告终。
“要恢复生态,首先得保证农民有饭吃。”毕节地区林业局副局长杜培义认为,2000年以来开展的退耕还林做到了这一点。全区粮食产量从退耕前1999年的222.01万吨提高到去年的247.22万吨,增长了11.36%。“‘减地’100多万亩后粮食产量不减,除科技兴农等因素外,林业生态效益的发挥也功不可没。”
走进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织金、纳雍县开发治理山区项目——“中国3356”工程织金县红岩脚工程造林片区,多年前栽下的柳杉、华山松等树苗,如今郁然成林,林木平均高达13米,胸径14厘米。林区森林覆盖率超过40%。上世纪80年代,这里毁林开荒严重,森林植被急剧减少,耕地经常被“水冲沙压”,玉米亩产徘徊在五六百斤。1988年,织金县开始实施“中国3356”工程,将红岩脚片区列为第一批重点治理片区,3年营造了1200公顷防护林。随着植被迅速恢复,林区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控制,直接保护2万余亩耕地,使玉米亩产提高到800至1000斤。
红岩脚的变化,是毕节从林粮争地到林茂粮丰转变的缩影。1988年以来,毕节地区森林面积从601.8万亩猛增到1366.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94%上升到33.92%,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010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减少50%左右,每年减少土壤流失2100多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了6.8万至7万亩耕地的活土层流失。
变包袱为财富,实现生态与生产互补
站在毕节市层台镇政府办公楼旁的一个山坡上,满山的矮化密植桑树一派青翠。2002年开展退耕还林时,层台村村民郭军华退了6亩耕地,种了5亩桑树和1亩杉树。“栽桑养蚕,一年能收入七八千元,比过去种玉米,收入增加了四五倍。”“减地”不减收,郭军华自然觉得退耕划算。
层台镇镇长张正禄介绍,目前该镇3000农户种了5000亩桑园,其中1/3是退耕农户,其余都是没有享受国家钱粮补助的自行退耕还桑户。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逐步调整,层台镇形成了“栽桑养蚕、桑园套草、以草养畜、畜便产沼”的资源循环利用链。
生态与生产互补。从2003年开始,赫章县威奢乡推广种草养畜,种植高产的短期牧草,为畜牧业提供优质的青饲料;牧草收割翻耕后,残留的根、茎、叶腐烂又能培肥地力。到目前为止,威奢乡累计种草6000多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30%。2005年底,全乡存栏牲畜比3年前增长7%,畜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变包袱为财富,毕节干部群众在实践中趟出了一条“山上戴帽子(防护林)、山腰系带子(经济林)、坡地铺毯子(绿肥)、基本农田种谷子、多种经营抓票子”的“五子登科”生态建设之路。如今,毕节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排序从“一、二、三”转变为“二、一、三”,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226元提高到2005年的1876元,年均增长12.4%;财政收入则从3.02亿元增长到34.8亿元,年均增长14.5%。
记者感言:过去,村民开荒垦殖,庄稼从山脚种到了山顶,结果“种了一坡,收了一筐”;如今,通过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了林茂粮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4%。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经验表明,培育和构建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是为缓解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而作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记者禹伟良汪志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