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二、三等奖得主合影,左起林润荣、薛龄燊、瞿琮(代领)、李宗晖、黎润钟、黄广龄。一等奖得主李宗晖作品:《世纪海珠桥》
珍藏二:《考试秘诀》
本报讯昨日,本报“珠江和我”征文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本报夜编中心负责人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6位读者李宗晖、黎润钟、瞿琮、林润荣、薛龄燊、黄广龄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品,一等奖得主李宗晖获得的奖品是限量版的“南海神·广州日报号”模型。
“珠江和我”大型征文活动从3月开始,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支持,截至7月底,共收到散文、随笔、诗歌、照片等各类题材征文、征图数百篇(幅)。经征文评奖委员会精心鉴赏、甄别,本报共从中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纪念奖50名。所有获奖者都将获得本报颁发的获奖证书和奖品。
本次参加征文活动的读者年龄跨度很大,有年逾八旬的老者,也有十几岁的青年学子,有些是老广州,还有很多是新客家。记者了解到,获得二等奖的瞿琮不仅是一位将军,还是脍炙人口的歌曲《我爱你,中国》的词作者。
拍下海珠桥被炸后我投笔从戎
如今已经白发苍苍的李宗晖提起50多年前的往事,不胜感慨。“我是汕头人,1949年广州解放时,我正在中山大学念书。解放前夜的广州,正处在一片白色恐怖当中,失望之余,我一度到了香港,甚至不打算再回来。”当然,由于难忘故土,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来。
“海珠桥被炸前夜,我住在岭南大学哥哥那里,哥哥当时是党的地下工作者。那天夜里,忽然听到一声巨响。第二天一大早,我背着相机赶到海珠桥,珠江边已成了人间地狱,海珠桥被炸得一塌糊涂,到处是血肉模糊的残肢断臂。”李伯拍下了令他伤心的海珠桥惨像,用镜头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就是这张照片,在本次“珠江和我”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提起当年,李伯仍激愤不已。“当年连通珠江两岸的只有一座海珠桥,那是我们的骄傲。可眨眼之间,桥就没了!”海珠桥被炸之后,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学生愤而投笔从戎,参加解放军,奔赴大西南。这其中就有他。
珍藏一:1951年公交图
泛黄的纸上,是1951年的广州公共汽车路线图。地图所见,那时广州公共汽车只有十条路线,东到东山,西到荔湾,南到南石头,北到流花桥。
当年十条公交线
只有两条过河南
在领取本报颁发的证书和奖品后,黎伯从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拿出三件礼品回赠本报,令在场众人都非常感动。据黎伯介绍,这三件宝物都是有年头的东西,第一件是45年前的照片,上为穿山甲酒;第二件是55年前广州的公共汽车路线图(见左图,王维宣摄);第三件是黎伯父亲年轻时用过的一套《考试秘诀》。
在广州公共汽车路线图上,印着“一九五一年四月廿一日修正印行”字样,其右下角和背面左下方,还有“急救同仁油”的广告,广告词是“居家旅行长备保安”。文字是竖排从右往左念的,背面印着《地方道路别名表》。
详细比对该表,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一直到中山七路在上世纪50年代的名字原来分别叫“中山公路、百子路、大东路、惠爱东、惠爱中、惠爱西、聚龙东”。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当年的别名现在已很少有人想得起了,反倒是那时的别号,现在倒成了正名。
黎伯回忆,那时行驶的车,人们叫它“火柴盒”,在车后面放一个木炭燃烧罐,用以产生一氧化碳,作为内燃机的燃料,因此往往马力不足,汽车经常“死火”,那时司机会拿一根很重的铁摇棍,插在车头内燃机轴上,用人工大力摇动,使汽车启动,有时要摇几次才成功。当爬海珠桥时就更困难了,那时10条公交线路,有2条过河南(即海珠区),就是9号和10号线。
黎伯感慨,55年后的今天,广州公共汽车已多达300条线路,市内交通四通八达,还有电车和地铁,方便多了。这个图见证了广州公共汽车的历史,也算是个历史资料吧,现送给广州日报,以飨读者。
70年前《考试秘诀》只公布八大行星
这三本泛黄的小本本,是黎伯父亲年轻时用过的一套《考试秘诀》,出版于1932年,离今已经70多年了。
《考试秘诀》包括三本,《自然常识问答》、《理化常识问答》、《卫生学常识问答》(见上图,高鹤涛摄)。黎伯翻开《自然常识问答》,乐呵呵地向大家展示说:“你们看,那时的地理学常识上就写着‘太阳系之八大行星即金、木、水、火、土、地球、海王、天王星是也’,并不包括前几天被开除的冥王星。没想到兜了一大圈,八大行星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珍藏三:穿山甲酒酒瓶
这个有四十多年历史的酒瓶,见证了广东的酿酒史。几次搬家,其他酒瓶我都忍痛不要了,唯独这个酒瓶舍不得扔
黎伯珍藏着一个稀有的穿山甲酒的酒瓶,是上世纪60年代初参加省酿酒会议时获得的,此酒是广宁县酒厂出品,在酒瓶上印上一只生猛的穿山甲,商标是穿山甲牌,并注上汉语译音,CHUANSHANJIAJIU。因上世纪60年代国家尚未有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的规定,所以当时穿山甲可供人们食用和浸酒。他觉得酒瓶很有收藏价值,正如一位藏酒老专家对他说,这是稀有珍品,也可能是孤品。
获 奖 感 言
征文增进了对珠江的感情
李宗晖(一等奖得主,获奖作品《世纪海珠桥》照片,现为中山大学退休职工):我是《广州日报》的粉丝,我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很多老战友都知道广州日报,喜欢看广州日报。你们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所有发表的文章我都仔细看过,写得很好,既能增加知识,还增进了对珠江、对广州的感情。
《广州日报》是我精神食粮
黎润钟(二等奖得主,获奖作品《我爱珠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多年来,广州日报一直是我的精神食粮,十年动乱期间,广州日报停刊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很不习惯。后来报纸一复刊,我就马上订阅,从此就没间断过。可以这样说,我现在一天不看《广州日报》就茶饭不思、睡觉不安,偶尔送报员来迟了,我就会很着急。最后,我有四句话送给《广州日报》,这也是对你们办报风格的总结:“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栏目众多、人民喉舌。”
珠江的照片我拍了无数
薛龄燊(三等奖得主,获奖作品是一张照片,退休前在省国土资源厅工作,以前一直是广州日报的通讯员):我生在贵州,也是喝珠江水长大的,珠江从东到西、再从西到东,我拍了无数照片,这次参加“珠江和我”征文,我特意从中精选了19张,共分四次寄来。上次照片登出来,同事看见我都笑着说:“老薛的作品上广州日报了!”
当年游泳还能摸到螃蟹
林润荣(三等奖得主,获奖作品《珠江杂忆》):几十年来,我在广州搬过三次家,从南关搬到员村,又从员村搬到客村,每次都住在离珠江很近的地方。多年来,我一直喜欢游泳,文章中写的,都是我当年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想起上世纪70年代,我常从纺织码头游到大沙头,那时珠江上有很多船穿梭来往,游泳还能摸到螃蟹,那段经历真的很浪漫。
我很多文章上了《每日闲情》
黄广龄(三等奖得主,获奖作品是一张照片):广州日报对我来说,就像吃饭一样不可或缺,每次出差之后,我一定要“补课”,每一个版我都不愿意漏掉。其实,我有不少稿件都登上了贵报的《每日闲情》。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向大家贡献好看的稿件和摄影作品。
本版撰文:记者雷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