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9月3日报道,在美国,一批来自中国的大学教授放下身架当起了保姆。她们在美十分低调,难言之隐使她们成为隐姓埋名的一族,只有至亲好友才知道他们在国内辉煌的过去。一些“教授保姆”表示,或许不为人所知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详见本报昨日第15版)。
报道中提到一位50多岁的移民教授黎华(化名)。“出国之前,黎华是北京一所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出色的教学水平和优秀的科研成绩使她小有名气。然而来到美国后,她的学识派不上用场,英语口语又不好,年纪也大了,一直都找不到工作。”黎华后来在女儿的资助下,用当保姆挣来的钱开了一家店,当上了小老板。像她这样在美长期当保姆的中国高级知识分子为数不少。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北大教授当保姆其实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我们不能说教授就比保姆的人格高尚,话虽这样说,北大教授到美国当保姆还是让我们不舒服。既然能在国内当上教授,知识水平也差不到哪里去,为什么到了美国这些知识却全无用途了呢?如果学的社会科学似乎也可以理解,可黎华是物理学教授,也只能“屈尊”去人家那里当保姆,实在令人费解。当他们围上围裙洗衣、做饭的的时候,他们内心不可能不遭遇巨大的角色落差和心理冲突,否则,他们就没有必要“隐姓埋名”了。
由此想到最近媒体热议的“大学生找保姆”现象。9月3日《成都晚报》报道说,同寝室的6个同学,每个人每月出60元钱,请来一个保姆,每周到寝室打扫一次卫生和洗衣服……这样的事情日前发生在成都某大学双流校区。对此,有教育专家称,该现象是因一些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不高所致,认为高校应该培养大学生尽快结束这个“心理断奶期”,培养独立的人格。
一方面,是美国的大学教授宁愿去美国当保姆,另一方面,却是国内的大学生热衷于凑钱请保姆。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有几个大学生愿意出高价请“教授当保姆”,教授会答应吗?我想是不可能答应的。那为什么宁愿放弃国内大学的优厚待遇到美国当保姆呢?只是为了“择邻处”吗?个中滋味值得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