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个强大的港口能激发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李汉仁/图
核心提示
《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整合海、陆、空港口资源,以港口为辐射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以港口带动产业发展的港口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八月的海南骄阳似火,午时的海口港区更是热火朝天。
8月27日中午,秀英港第二港区装卸码头内,装卸塔吊把一袋袋锆矿砂缓缓吊上“金闽江”货轮。在场的二区经理张陈慧告诉记者,工人要用两天时间才能全部装完,估计第二天货轮就可起程前往山东烟台。
沿着二区的作业码头转了一圈,处处可见堆积如山的进港或准备装船的货物。
虽然是周末,但码头上还是那么繁忙。刚从东北等地运抵的两货轮玉米正由抓斗卸到码头的汽车上;进口的卷钢在装车运往海南海宇公司;盛之业正从码头仓库中调运化工原料;大批海马汽车停在码头专用场地内,等待装船运往全国各地。
现状:客货运输老大碰上难题
“目前几种主要的运输方式中,海运价格最低廉了,所以港口成了全岛大宗货物的中转平台。”8月27日,张陈慧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从二区出港的海马车每年达到6—7万辆,运送出岛的石英砂每年有30万吨,每年从东北运进50万吨玉米供生产饲料,海宇厂卷钢进口每年12—15万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锆矿砂、红桉木每年分别达到10万吨和1.4万吨,进港建筑用钢材每年达到了二三十万吨……
海口港历来是旅客进出海南的重要通道,运送的旅客占了全省市场的80%。另外,还辟有5条海上轮渡滚装运输航线,高峰时每天有1000多部汽车从海口港登上滚装船开往大陆各口岸。还自营自办了海口至广州、北海、湛江、泉州等国内集装箱航线,海口至天津、大连、秦皇岛等“绿色通道”精品航线等,不断把集装箱业务向我国西南、华北、东北等地区延伸。
在国际贸易上,海口港与日本、朝鲜、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印尼、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20多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都保持着贸易运输往来。还开辟了海口至广岛等地的国际集装箱固定航班。
谈到海口港的地位,海南港航公司发展规划部长麦卫斌不无自豪地说,我省海口港、八所港、洋浦港、三亚港以及清澜港这几个重要的港口中,海口港占了绝对的优势。全省进出岛货物60%通过海口港来完成。海口港被交通部列为全国临海25个主枢纽港之一。
但这些辉煌遮掩不了背后的尴尬。海口港已10多年没有扩建了,创全国同类港口的纪录。港口建设已远远落后于国内沿海港口的发展,连湛江、北海、防城等地的港口经济都赶在了海口的前面。
海口港深水泊位少、专业化程度不足、布局不合理,已成为海口港的切肤之痛。没有专业的煤码头、木材码头、集装箱码头等,现有码头之间不得不经常“角色”互换。特别是没有深水邮轮码头,每次国际邮轮到海口,游客只能在马村港上岸,而马村港长期为火电厂输送煤炭,港区环境当然不如专业邮轮码头。每次都要冲洗一下才能迎接远方来客,这些贵客从马村港码头上岸,对海口的印象可想而知了。
另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滞后已严重拖了后腿。麦卫斌说,第二代集装箱船一般的载量都在3000个标准箱以上,国际航线上更是达到了6000至8000个标准箱,而海口港现在连1000个标准箱的船都进不来。海口港区经常发生大型进港船舶需在锚地或其他港口过泊减载后才能进港的情况。
未来:四个港口抱团蓄势待发
从海口的地理版图上看,东起海口湾的新港,西至老城的马村港,4个港口就像是撒在琼北海岸上的一串珍珠;从海口的产业布局上看,港口就像是海口搭建向北跨海的跳板,又像是蓄势待发的利箭。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布局的改变,位于中心区域的老港区与城市建设、工业升级的矛盾日益突出。港口划归海口市管理后,港口的建设被摆上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2005年1月24日,海口港迎来了崭新的一天,负责经营海口港的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之后,秀英港、新港、马村港“三港合一”,束缚港口发展的区域界线被打破了。按照海口港的总体规划,我市进一步提出了“四港合一”的规划思路,即合理规划和完善新海港。
新海码头是一个沉睡多年的小渔港。这个位于秀英区新海乡的小渔港,将因港口开发而焕发生机,继秀英港、新港以及马村港后成为我市重要的港口之一。建成后新海港区将分为3个功能区,包括火车轮渡码头作业区、汽车轮渡码头作业区以及油气危险品作业区。
马村港畔,我省最大的火电厂——海口电厂的电力从这里喷薄而出,在这个最大的电厂背后,接卸煤炭的码头为它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粮食”。海口电厂已成为海口电源的主力军,它就像一颗明珠,照亮了海口大地。目前,马村港的货物运输年年有增长。海口工业区在逐步西移,马村临港工业的区域布局正呈现加速集聚态势,一条临港工业带正在崛起。将来,马村港将从单一的港口,变成前港后厂式的临港工业区。
海口城市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海口新港、秀英港这一带现在都成了市中心区。四港功能重新划分后,海口新港将逐步退出客运、货运舞台,这里将建成人渔码头,可停泊600艘游艇,为城市休闲业提供高档次服务。
秀英港则发展成为大型邮轮码头。总投资近7.8亿元的海口港二期工程已开工,将新增2个3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建成2个10万吨级国际邮轮泊位。海口将结束不能停靠大型国际邮轮的历史。记者在码头看到了施工图,规划中的二期码头大堤就像一直伸向大海的触角,又好似蛟龙般腾出水面。
展望:港口经济亟待点石成金
“我国14个率先开放的城市,无一不在沿海依港而兴,也毫不例外地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从北到南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一长串闪亮耀眼的明珠。”市交通局负责港口方面工作的有关负责人罗亚忠在他的一份报告中提到,拥有一个强大的港口,就激发了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找到了区域经济腾飞的基石。
大城市港口气势如虹,角逐正酣;中小城市港口也在寻求突破,你追我赶。国内许多港口城市经济崛起的历程,也见证着港口经济“点石成金”的神话。有专家测算:每增加一个标准集装箱,给港口所在地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大约为6000元。事实上,港口是地方经济的晴雨表,海南建省17年来,海口港对琼北,甚至整个海南的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罗亚忠认为,应在用地、税收和港口费收给予优惠的配套政策,吸引国际、国内众多的船东的货船代理公司来海口设立物流公司,引进外资建设大型货物中转储备和发展临港物流园区。马村港枢纽港区和老城工业区的建设,可培育现代物流与产业集群,壮大临港工业。
在海口,许多物流公司依托港口而发展壮大。记者在海口市航务管理处见到了一份海口地区水路运输服务企业汇总表,这22家都是经过该处审批有营运资格的企业。该处有关负责人陈礼忠告诉记者,这些企业代理矿产、橡胶、蔗糖、淀粉等的运输业务,涉及面相当广。部分企业还发展了仓储、加工、配送等业务。
中国外运海南公司可谓见证了海南港口的发展。这家早在1958年就进入海南的物流公司,主要经营的项目包括外贸运输、集装箱、仓储等。谈到海口的港口建设时,该公司有关人士说,与其他港口城市比较,海口的港口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应该看到总体上的发展是很大的,尤其是近年来,海口港口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
麦卫斌认为,港口应发展加工、保税仓储、换装等相关产业链,让企业到港口就像到国际市场购物一样。港口面临的挑战,也就是城市产业面临的挑战。只有服务内容、功能广了、齐全了,才能吸引投资者,壮大产业链,拓展港口经济。他自信地说:“中远、中海、国托等大企业有兴趣参与海口港的建设,银行、物流企业、货主也非常支持。港口、企业、政府都迫切需要港口的发展,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海口港就能成为环北部湾重要的港口,并成为拉动整个海口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千年港口琼州门户
清晨,海口港中气十足的鸣笛声就开唱了,好像要唤醒沉睡一夜的城市。港口附近居住的吉中元先生已记不清从何时起与这鸣笛声结缘了,只觉得长期与它相伴中已增添了不少亲切感。
问起海口港有多少年头了,就算是一些“老海口”恐怕也答不上。
自古以来,海口各个港口不知道留下多少南来北往客的脚印;数百年来,操着各地口音的人们从这里走进了琼岛,也从这里开始融入了海南。不管是古时的官商,还是现在的新移民,大多都从海口湾的码头跨入了一片新天地。也许,正是有了琼州海峡这条黄金水道上的海口港这样敞开胸襟,才造就了海口人海纳百川般的包容。
海口可以说是“依海而建,以港而兴”。宋元以来,海口港成了海南岛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又是岛上居民出洋谋生的主要口岸,也是历代王朝驻扎水军的海防要塞。由于它地处南海航运中枢,素有“琼州门户”之称。
南宋淳熙年间,海口港叫做白沙津,开始办理对外贸易与外籍船进出港口业务。当时,船舶在海田靠岸,然后将货物改乘小舟沿美舍溪南上至府城米铺村登岸,后来又改在渡头村上岸。元朝时,海口通津村被辟为码头,海口港便成为岛内外货物散集地和仕商往来中心。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建海口所城,北门外的水巷口成了琼州府官渡的埠头。清雍正七年(1729),海口港已是一个繁荣的贸易港埠。
1939年,日军在书场桥码东海湾增建一座水泥钢筋桥军用码头和一条防波堤,称为秀英码头。这座码头在日军投降前夕被战火严重破坏。秀英湾至长堤岸一带虽然原有六七座码头,然而到了海南岛解放时,仅存一条396米长的长堤码头可靠泊木帆船,港口运输和对外贸易陷于停顿。
1952年底秀英码头开始修建,1954年5月竣工投产,于是,沉寂多年的秀英码头又成了海南岛出入的门户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几个世纪来,沧海变桑田。小木船变成了大轮船,小码头变成了大港区。如今的海口港已是一个现代化的旅客集散地、物流中转中心。每天,大批的旅客从港口进进出出,穿行港区的货车更是数不胜数。(李关东 李坤东)(来源:海口晚报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