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获》:让余华和余秋雨成名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9-5 10:07:23 ·来源:新京报
《收获》副主编讲述作家余华和文化名人余秋雨与著名文学杂志之间的渊源
肖岱的风骨
我1983年正式分配到了《收获》杂志。当时,老巴金基本不过问杂志社的具体工作。一些人把稿子寄给他,他就把稿子转到杂志社。但是,遇到一些大事时,我们会征求他的意见。好或者不好,对或者不对,他都会表态。比如他始终不愿意《收获》做广告。到90年代后期,老巴金辞掉了很多虚职,像《上海文学》的主编,但始终还是挂名当《收获》的主编,这也说明了他很看重《收获》,这本杂志是他和另一位文学前辈创办的。当然,这与李小林在主持《收获》工作也有关系。
我到《收获》时,负责人是肖岱先生。一位三十年代的老诗人。他是我一生中所遇到的景仰的人之一。可以说,《收获》能几十年乃至半个世纪保持一种品质,就是因为有老巴金、肖岱先生等这些前辈的照拂。《收获》的品质就是这些前辈的品质。肖岱先生和蔼慈祥,可他又是那么的有原则,那么的像男人。有一次,一位前领导给《收获》一部描写战争年代的稿子,要求刊发,老肖岱认为艺术水准不够,那位前领导打电话来把他臭骂一通,我看到老肖岱手握话筒,连声说是,但就是不让步,他的腰背始终挺直。在老肖岱身上,我学会了怎样做称职的编辑,怎样做合格的人。
张贤亮小说惊动巴金
80年代,张贤亮写了一部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和李小林等人一起去北京组稿,大家看了这个小说以后都觉得不错,认为张贤亮写出了人性,有一些真实的体验在里面。之后,我们把它作为一部重要作品,由李小林编发了。北京的一些女作家对此很有意见,说张贤亮的作品体现大男子主义。因为小说里面有一些性描写,主人公章永嶙在与一个女人同甘共苦的生活中恢复了性功能,这种描写在西方文学中很常见,现在回头看也不算什么。但是,当时的文坛对此还是很难接受。老作家冰心也对此提了一些意见,打电话对巴金说,你要管管《收获》了。
一开始别人说的时候,巴金没太在意,他还是比较相信我们的判断。但是,冰心给他打电话说这件事,他开始重视起来。他和冰心以姐弟相称。步入高龄的老巴金看完小说之后对我们说,小说没有什么问题。
余华在《收获》成名
余华早期比较重要的作品都是在《收获》杂志发表的。之前,余华在别的杂志发表过一两个短篇小说,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等,文学界反映比较好。1987年初,评论家李陀,当时在《北京文学》,向我们推荐了余华的两个中篇小说《一九八六》和《四月三日事件》,这时,余华还没有发表过中篇小说。李陀把这两部作品推荐给我们的原因是,《一九八六》有五万多字,《四月三日事件》有三四万字,《北京文学》都容纳不下。1987年第五期《收获》是青年作家专号,由我负责主持,我选发了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接着下一期,我们又发表了《一九八六》。一个青年作家,之前没有发表过中篇小说,却在《收获》连续两期发表作品,这在《收获》杂志还是没有过的。按照圈内人的说法,“在《收获》发表三个中篇就变成一个作家了”,所以余华的起点非常高。我当时看完《四月三日事件》后,马上把它编到专号里面去了。从这部小说,能够看到作者巨大的写作潜力和他在作品背后所吸收的养料。
《一九八六》之后,我们又发表了余华的《世事如烟》、《活着》、《许三官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活着》在《收获》发表的时候是一个五六万字的中篇,余华当时对我表示,想写三个关于农村题材的小说,《活着》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写完之后他告诉我,他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哭了,他老婆看完之后也流泪了。我看完稿子以后,觉得这部作品对他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小说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李小林看了也觉得很好,我们几乎是一字不改就发表了。《活着》改成电影以后,余华又根据电影里面增加的内容把它修改成了一部长篇小说。所以,后来单独印行的《活着》离我们当初发表的版本相差很远。最近,我们还发表了《兄弟》的上部。《收获》与余华冥冥中好像有一种缘分,余华的写作才华因此得到了认可。所以,他与我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余华每次到上海来,我们都要见面。大家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谈文学。80年代的氛围也比较好,他来上海一般住在华东师范大学,因为作家格非、写诗的宋琳、搞评论的吴洪森都在这里。马原也经常去那边。那时,大家的关系比较单纯,所以很值得回味。90年代,马原拍电视片《中国文学梦》的时候要把余华拍进去,他请我和格非一起去。当时,《活着》的小说已经发表,张艺谋的同名电影也已经拍完了,这部小说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这时的余华在嘉兴文化馆工作,我和格非、马原一行人一起到嘉兴去看他。当时正是吃螃蟹的时候,余华买了一脸盆螃蟹,自己下厨,大家一起喝啤酒,吃螃蟹,把嘴唇都吃破了。为了拍这个片子,大家还去了嘉兴南湖,在游船上拍了一些镜头。
《文化苦旅》从《收获》开始
余秋雨以前写的都是理论著作,比如《戏剧艺术创造工程》等等,他与李小林是同学。90年代初,他拿给李小林两篇很短的散文,李小林又把稿子给了我。李小林还帮余秋雨策划,让他写一批这样的散文,《收获》给他开一个专栏,每期一篇。
我们觉得,余秋雨的想法还是很好的,他把中国的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以散文的形式,用自己的视角来表现。李小林逼着他每期写一篇。当时,余秋雨还担任着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各种社会活动比较多。面对李小林的“催逼”,余秋雨是苦不堪言。但是,由于他们是老同学,余秋雨也不好发脾气。到后来,我们觉得他越写越好了,用行话说,他写开了。一开始的时候,他写得比较紧,不洒脱,不放松。到后来则达到了一种比较松弛的状态。这么两三年写下来以后,读者反映也越来越好。有一些老先生,边远地区的读者都写信来,表示他们喜欢这个栏目。到后来,有人说买《收获》就是要看余秋雨的文章。福建一个出版社来找我们,看能不能给他们找到什么图书选题,我们就推荐了余秋雨的稿子。余秋雨还专门写了一个序,让这家出版社把稿子拿走了。一年之后,出版社不仅没出书,把稿子也弄丢了。后来,东方出版中心的王国伟把稿子拿走出版了。尽管我们的杂志很畅销,但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书卖得并不好。印了两万多册,剩下一万多册的库存。王国伟的领导和我一起去欧洲,说起这件事情,当时他们很着急,因为这跟他们的收入直接挂钩。后来没办法,就拉着余秋雨签名售书。在全国各地跑了一圈之后,这个书开始卖起来了,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对《收获》来说,我们通过这个事情认识到,读者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有一种需求的,关键是你用什么方法去诠释。这使我们调整了办刊方针,理清了办刊的思路。我们保持一半以上的篇幅发小说,另外一半定位为文化散文。文化散文或者由一个作者来写,或者由几个人来写。接着,余秋雨又写了《山居笔记》,其他一些作家也在《收获》开了专栏。比如北岛虽然在美国,但是我一封封电子邮件去催逼他。专栏结束后,他有一种“解脱”的感觉。从市场的反馈来看,我们这种办刊思路的转变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对于余秋雨来说,他体会更多的恐怕还是成功的喜悦,因为这些散文的成功改变了他人生的道路。
口述:程永新采写:本报记者张弘
人物名片
“在老肖岱身上,我学会了怎样做称职的编辑,怎样做合格的人。”
程永新:1958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3年进入《收获》杂志社,现任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说集《到处都在下雪》、散文集《八三年出发》。
杂志档案
《收获》1979年复刊号
《收获》,1957年7月在上海创办的大型纯文学期刊,主编是巴金和靳以。1960年,《收获》停刊,1964年复刊;1966年,《收获》再次被迫停刊。1979年,复刊后的《收获》率先突破禁锢,发表一系列关注现实、思考重大社会问题的有分量的作品,一批著名作家的处女作、成名作、最重要的作品均与《收获》结缘,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作家余华、苏童、格非、马原、孙甘露等人,就是先在《收获》上亮相,然后在全国崭露头角的。除小说外,散文专栏的视野也在《收获》得到开拓,并提供了新型散文的概念。最负盛名的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