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南京城西莫愁新寓一栋陈旧的单元楼中,上世纪40年代就享誉艺坛的金石篆刻大家石学鸿老人过着隐于市的平静生活。防盗门上方高悬石老自题匾额:“厥庐”。“‘厥’者掘石也,贴合金石篆刻之意。”石老说,“它源于我家一部续了2700年的‘厥’字号石氏家谱。 ”
清代家谱记载2700年家族史
在斗室北墙的壁龛中,石老颤巍巍地为记者取下了这部刻印于1886年的家谱。打开装帧精美的锦盒,它呈现在记者眼前,上下共四册,按照“孝、悌、忠、信”的顺序整齐地码在一起。线装、木活字印刷、毛边纸……每册封面题为“武威石氏蚺城宗谱”,其下一方朱文印“厥”字。石老手指“厥”印表示,堂号“厥庐”便源于此。石老为记者介绍,这部石氏家谱记载的第一位先祖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石,他住在今天的甘肃武威,因此武威也成了石氏子孙的祖籍。明清之际,石氏79世祖迁居到了蚺城(今江西婺源),清中期石老所在的一支又迁居到南京。1886年,婺源石氏续修家谱,所以名字叫“武威石氏蚺城宗谱”。石老的祖父也参与了这次盛会。家谱修好后按照“自、今、以、始、蕃、衍、盈、升、克、昌、厥、后”的顺序刊印了12部,厥部便被石老的祖父带回南京,到了现在正好整整120年。石老告诉记者,从石到他自己,这部家谱上记载了2700多年来石氏的家族变迁,比曲阜孔氏家谱记载的还要长200年,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家谱了。
保护家谱历经坎坷
对石家来说,失了家谱便是断了根,因此无论何种磨难,一家人都把保护家谱视为第一责任。1937年,日寇进逼南京,石学鸿的一个堂哥抱着家谱躲进汉口路的国际安全区。后来觉得不安全,石学鸿抱着家谱一路跑到六合八百桥,日寇追来后,石学鸿急中生智爬到路边草垛中,躲过一劫。石老说,日寇攻陷南京后,他位于十八街的家中被洗劫一空,祖父毕生搜集的古籍珍玩片羽无存,所幸家谱尚存,根未断。因为父亲早逝,石老直接从祖父手中接过了这部家谱。“那是1947年中秋,全家团聚于南京朝天宫西街家中,祖父亲自将这部家谱交到我手上,告诫我要好好保存,传下去。”然而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石老被关进监狱20年。“文革”期间石家被抄,浩劫之后一位路过的老汉竟在路边捡到了这部家谱,将其上缴到徐府巷居委会。1975年,石学鸿出狱后几经寻访,竟然再次索回了这部家谱。“这真是天意啊!”讲到这里石老连连叹息。
传下去是最大心愿
记者了解到,当年石氏刻印的12部家谱如今就只剩下了石学鸿这一套。“文革”之后,全国各地的许多石氏子孙都来这里查家谱,石老还做了一本“宗谱摘录”送给来寻根的石氏同宗。石老说,家谱不但能加强同姓人的联系和凝聚力,还教给他们为人的道理。这部家谱中既有石大义灭亲、石奋父子世代为官这样的忠臣名士的故事,也有石崇斗富终至身败名裂的教训,足以警醒石氏后人。在寓所中,石老把自己毕生的金石篆刻作品全部摆在家谱四周,呈拱卫之势。他说,在自己一生中最重要、最费心血的便是这本家谱,现在自己老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家谱能好好传承下去。南京日报记者 李冀 实习生 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