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近年来,扬州市委在党建工作中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强基工程,构筑起坚实的战斗堡垒,为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在农村,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出现了725个致富农民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党员干部总数已达到5300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企业深化改革等诸多因素,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变为“城市人”、“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给社区管理提出了新课题;非公经济发展迅猛,全市现有非公企业10696家;许多农村党员外出打工,不能及时参加组织活动……这种情况下,党的基层“细胞”健康与否,关系到执政基础的巩固,关系到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关系到扬州发展大局。
经济组织变了,党的组织形式也随之改变。扬州市委从实际出发,以变应变,解析这一新的历史命题。
在农村全面推进了以提高致富能力、帮富素质、共富境界为主要目标的“富民党建工程”,以村组合并为契机,积极探索“支部+协会”的基层党组织新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全市共对352个村级党组织班子进行了强化,新建产业支部200多个。
在非公企业中实施“覆盖党建”工程,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村厂联建等多种形式,及时灵活地建立党组织。5年来,已建立各类基层党组织1661家,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到100%。
在社区启动“联合党建”工程,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开展社区党组织与区内外单位党组织之间的结对共建活动,让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会聚在社区里的党员有了温暖的“新家”。
从2001年起,扬州市委启动了“党员示范”工程,引导农村党员争创“党员示范户”,城市党员争创“党员示范社区”,企事业单位党员争创“党员示范岗位”,机关、服务业党员争创“党员示范窗口”。同时,开展了以“争创富民先进党支部、争当双带优秀村支书、争做先富帮贫好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示范和带动作用。
2005年初,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展开,扬州市委又向全市23万名党员发出了“走在群众中,干在群众前,乐在群众后”的号召,实施“走门串户、联系群众”制度,点燃了广大党员实践先进性、展示先进性的热情。
2004年春天,40名私营业主党员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乘上去北京的班车。他们是去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这在扬州市还是首次。5年来,扬州市委先后建立9个省级示范点、50多个市级示范点、200多个县级示范点,对广大党员进行实用科技、致富技能、产业信息等培训,用知识武装了一大批党员干部。5年来,全市共有60万人次党员参加了各种教育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党组织共新建党员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各类制度、机制1800多个,使基层党建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