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沈阳市政府大楼,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智囊机构——市政府参事室。多年来,这里先后聘请了近百位“学识渊博、阅历丰富、业绩显著、身份超脱”的社会名流和高层人才,组成直接服务于市长的参事“智囊团”。许多人并不知道,几乎每一件推动沈阳市经济、社会进步的政府决策,都凝聚和闪耀着这些高参的汗水和智慧。9月5日,素有“政府第一参”美誉的市政府参事室,向记者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50年聘请近百“高参”
1956年11月5日,沈阳市参照当时的中央机构设置,成立了市政府参事室,当时名为“沈阳市人民委员会参事室”,为局级建制。“文革”时期,参事室一度停止工作,直到1985年才得以恢复,并明确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工作机构。
市政府参事室是沈阳市惟一一个具有统战性、咨询性的政府工作部门。它的工作职能十分明确: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统战联谊。成立50年来,市政府参事室先后任命和聘请了近百位参事,形成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为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以及沈阳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1年,按照国务院精神,市政府参事由“任命制”,改革为“聘任制”,聘期5年。参事的聘任范围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中直驻沈单位、省市有关部门、院校、科研院所、民主党派中的知名专家学者,开始纳入参事聘任的选择范围。从2001年至今,市政府共聘任了9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有参政能力的专家学者参事。
现在,沈阳市共有政府参事25名,全部聘自社会各界,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省、市研究院所科研人员6名,大学知名教授8名,市、区政协副主席各1名,行政机关局级干部4名。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非党和无党派人士。参事建议直接递交市长
沈阳作为人才大市,不乏高素质、高层面人才,什么样的人才能担当起“市长第一参”重任?参事究竟是一种什么身份?他们日常都做些什么?他们在履行参事职责时,有什么特权吗?尽管参事制在沈阳已经建立了整整半个世纪,但是由于其直接服务于市领导的特殊工作性质,参事在人们眼里,仍保持着几分神秘。
不开会的时候,政府参事室可能见不到任何一位参事的身影。因为,他们除了参事的身份,还有各自的本职工作以及其他社会职能和头衔。相对于政府公务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参事们身份“超脱”,他们都是从非中共人士中遴选出的专家学者或社会名人,不代表任何党派,由市长亲自颁发聘书。而且,参事任职期间,原则上不办理退休手续。
与其他民间智囊机构不同,参事室是政府设置的官方机构,而参事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是以个人身份参政建言的。他们提出的意见式建议,以“直通车”的方式直接报送市长。这些建议,往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由参事承办政府领导交办的课题,或者在各自熟悉的领域选择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入调研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调研性报告。
由于参事大多是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当他们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以参事工作为本职时,身份便“超脱”起来,提出的建议也较少受部门、地区利益的影响,因此更加客观全面,且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正是这种贴近民情和高速直达的参政建言方式,使得“专家咨询制度”能够真正发挥参政作用,为政府提供智力资源,使政府决策更加符合群众利益,同时也为参事赢得了“政府第一参”的美誉。沈阳大事渗透参事智慧
作为市长的智囊和高参,参事们领到的任务,自然都关乎沈阳发展大计。据介绍,参事室每年都要完成10-15篇调查报告和建议,除此还要完成市长、副市长亲自交办的一些调研课题。这些调研课题,从宏观和战略层面为市领导提供了决策咨询。
由于政府参事均为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往往将各自的学术特长与调研课题结合起来,所以,与一般的部门调研报告相比,参事们的调研往往更加科学深入,具有宏观性和前瞻性。为了调研市领导交办的《沈阳在中国未来城市中的地位》的课题,张振武等几位参事不仅要收集和研究市内外大量信息和资料,还邀请了我国权威部门的专家来沈对调研进行指导。历时半年多方才完成的这份调研报告,不仅分析了沈阳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现代化进程中的排序,科学地预测了沈阳未来5-10年的发展态势,而且提出了推进沈阳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对于这份第一次用现代化进程方法研究沈阳定位的报告,市领导十分重视,批示要求相关部门仔细消化研究。
参事们的调查和建议,也直接催生了一些政策的出台。市政府参事孙玺曾与其他几位参事共同调研一项有关IT产业的课题,向市领导递交了《整合与提升沈阳IT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信息产业局、浑南新区据此调研报告,制定出20条措施,为推进沈阳市IT产业快速整合,增强 I T产业整体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快沈阳诚信体系建设,以宋普光参事为组长的调研组,承接了市领导交办的《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沈阳经济生活规则化》的课题。1个月后,这份调研报告交付市领导,得到高度重视,并纳入决策,政府有关部门据此起草了《关于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报告》,并成立了沈阳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研发了沈阳市诚信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建言献策反映市情民意
市政府领导对参事也十分倚重。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去年出台的《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都要先交由参事们审议,充分吸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每年“两会”,政府参事都会应邀列席会议。而在全市重要工作会议上,参事们就深化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再就业工程等问题,提出了1000多条建议和意见,对于促进解决这些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由于深入群众,参事们在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在调研中,参事们了解到,某企业因亏损无力交纳职工养老保险金,导致几百名退休职工无法及时领到养老钱,为此,一些退休职工酝酿通过非法手段上访,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参事及时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市领导,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随即召集各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并对问题作出妥善处理,该企业退休职工对此十分感动,联名给参事室送来感谢信和牌匾。
参事们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今年初,市政府参事室确定,每月举办一次社情民意大讨论,并将每次讨论结果,及时以《沈阳参事》专刊上报市领导。统战联谊扩大沈阳影响
不少参事与海内外有着广泛的联系。随着沈阳开放程度日益加大,参事们在统战联谊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参事们各自利用自己与海内外的关系,通过书信联谊等形式介绍沈阳。并相继邀请并接待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等地的各界人士来沈观光、旅游、访友和考察、洽谈,扩大了沈阳的影响。
宋承志参事的叔叔宋长志将军是台湾颇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宋承志参事通过做工作,使在台亲属决定将长辈骨灰送到沈阳辽中县老家下葬,实现认祖归宗、落叶归根的心愿。参事室协助宋承志参事热情接待,使其亲属深感沈阳人的友情、乡情和炎黄子孙的骨肉亲情。宋长志夫妇还致信对此深表谢意,随后,宋长志的其他亲属来沈访问,参事室和有关部门又做了热情接待,使客人深受感动,表示要为沈阳发展做出贡献。
参事们还直接参与沈阳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引进大小项目十余个,资金近2000万美元,并引进经济顾问、咨询委员、荣誉市民和高级管理人士近百位。常驻国外的参事,还为沈阳市访问团赴日招商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些参事还积极为市领导和外经贸局等部门提供海外商务关系,扩大了沈阳对外开放的影响。
在参事的积极牵线搭桥下,日本日野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以及台湾地区的十几家知名公司,已与沈飞集团、沈阳和光集团等企业,合资合作生产出中型客车、爱普森和光喷墨打印机等产品,有的产品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品牌。此外,参事们还积极为沈阳引进了联合国“建设美丽家园环保项目”,还为康平县无偿引进改良盐碱土壤技术以及种植绿色百里长城款1000万日元,促进了沈阳县域经济发展。
新闻链接
参事的来历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发电报给华东局的邓小平、陈毅,提出在上海解放后,要立即成立一个参事咨询机构,安排党外人士和有功人员做参事,参政议政。在1949年11月周总理主持的第一次政务院会议上,通过了成立政务院参事室机构的决定,周总理还亲自任命了一批政务院参事。此后,各大军区及地方政府也相继成立了参事室机构。目前,全国共有政府参事室40余个。本报记者郭宏颖实习生李琳姚丹(感谢沈阳市政府参事室提供资料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