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临建入侵避暑山庄永佑寺(图)
新闻事件
铁栅栏门封闭得严严实实。透过门缝可以看到:一座座现代式样房屋分布其中,油漆桶、金属建材堆放了一片,刷油漆的、用电切割金属的工人不停地忙碌着……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个很普通的施工现场呢。事实上,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永佑寺。
坐落于承德避暑山庄万树园东北侧的永佑寺,作为山庄平原区最大的一组寺庙建筑,曾是清朝皇帝祭祖的地方。 其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牌坊、天王殿、宝轮殿、无量寿佛殿、舍利塔及御容楼,现大部建筑已损毁,仅寺内的舍利塔(习惯称陆合塔)、各殿基址尚保存完好。然而,从今年春季直到记者采访的9月初,当地人惊奇地发现,永佑寺里不断地传出丁丁当当的作业声。
眼下,总计有9座之多的现代建筑已赫然矗立寺内,银白色的房顶甚至越过围墙凸现出来,与红色围墙及灰色陆合塔风貌十分不协调。永佑寺内建起大面积临建,究竟是保护文物,还是破坏文物?在当地引起很大的关注。
世界遗产地惊现大面积现代建筑
年近80岁的李老先生曾在承德市文化部门工作,他对当地包括避暑山庄在内的文化遗产十分熟悉,对每一个景点如数家珍。赋闲在家的李老先生每天必到避暑山庄转一圈,“每一个景点都去过,最少的也去过四五次。”李老先生为自己住在皇家园林的周边深感自豪。
今年4月,李老先生发现一向安静的永佑寺里变得热闹起来:装载建材的运货车经常穿梭其中,里面多了些工人,还丁当丁当地整日响个不停……由于位于永佑寺西边铁栅栏门上用编织物品蒙上了,并专门有人看守,不让人们进去,人们一时难以弄清寺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时间不长,我们就看到金属皮房顶冒了出来,还不只一处。”李老先生说,这些建筑的存在不仅破坏了寺内的整体环境,与文物保护的思路也背道而驰,而且还堵死了位于西门的消防通道。在市民的“抗议”下,才让出了20多米的空间,消防设备应该勉强可以进去了。李老先生后来听说,寺内要建什么“饮食文化区”,满族及承德特色的小吃如驴打滚、打糕等食品将集中在此制作展出。
“6月中旬,在媒体的关注下,盖房子丁当丁当的声音曾停止了一段时间。近半个多月来,这个声音再次响起。”李老先生曾不顾自己年近80岁的高龄,登上铁栅栏的栏杆向寺内“窥视”,这一看却将他吓了一跳,里面的铁皮房建了八九处,几乎全部是建在已毁损建筑的基址之上。
9月2日,记者在避暑山庄管理处有关人员的陪同下,从西门进入了永佑寺内。现场已经冷清多了,只有很少的工人在忙乎。陆合塔被一座座顶部为银白色金属顶、大小不一的房子包围着,一些油漆桶堆放在门口不远处,寺内西北角几个工人在热火朝天地忙着切割什么东西,顶部已经搭好,四周和中间由数个金属柱子支撑着。一位妇女说,再有两天就完工了。当记者问寺内一位工作人员这些临建的用处时,对方脱口而出:“这些房子要租出去,就不归我们管了。”
记者仔细数来,寺内共有9座大小不一的金属顶建筑围绕在舍利塔的四周,房屋的顶部为银白色,房顶中间高,两侧低,房身刷成暗红色,分别坐落在天王殿、宝轮殿、御容楼等基址上,只有无量寿佛殿的基址上没有搭建房屋,其中大的房屋有7间,小的有2间,共32间。寺内西北角正在搭建的是一座方形的庞大建筑,顶部中间高四周低。其中一间房屋内还放着一堆用来表演的服装和道具,掌管钥匙的小姑娘说,那是用来排练大型歌舞“永佑千秋”的,“永佑千秋”复原当时的繁荣景象。
说到永佑寺内的临时建筑,承德市文物局文物科赵晓光科长第一反应是“已经停止了”,对再次开工搭建这一事实并不知情。
赵晓光说,本报6月份关注永佑寺内临时建筑物的报道刊出后,文物局和避暑山庄管理处十分重视,曾就此问题专门到省文物局做过汇报,当时并没有对临时搭建作出十分明确的结论,只是决定先停止建设,他不知道何时又开始搭建了。他还说,按照正常程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寺内动工应该先报市文物局,再到省文物、国家文物部门,得到批准后才能动工。
“临建是保护性措施绝非商业目的”
李老先生对记者说,作为承德市的一个公民,他很自豪周围有这么多的文化遗产,应该想办法去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即使不能很好地保护,也不能人为地去破坏!”年近八旬的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李老先生说,这也是所有承德市民的愿望,他与同伴们每天晨练走到永佑寺时,都禁不住感叹一番,面对这样荒唐的临建行为,大家都十分痛心。
另外,据李老先生计算,为了在陆合塔上挂灯布线,在磨砖对缝的塔体上钉入了140多个大钉子,9层8个角,每个角上一盏灯,上下各需要一个钉子。
9月2日,避暑山庄管理处旅游服务部主任张颖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李老先生和其他市民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这不是破坏,而是保护性规划,是可逆性的临时遮棚。”
张颖说,正在进行搭建的是保护性临时遮棚,其目的是保护残损十分严重的基址,防止有人踩踏,目前正进行相关的申报审批工作。“作为临时性的建筑,可以一边进行申报程序,一边建设。”当记者追问,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动工兴建设施,到底应该不应该先报批时,张颖回答说,应该先报批再施工,但因为报批时间周期比较长,也就先试探着施工。张颖还表示,如果这个计划审批不下来,临建就可以拆除。
避暑山庄文物档案记载,1991年,承德市文物局古建处曾对寺内舍利塔的塔窗、木门、梁木及木梯进行了更换维修。1992年,承德市文物局古建处复建永佑寺门殿及围墙,并将寺内已毁的殿宇基址清理整修。张颖说,当时对基址上残损的部位用红砖填补,1993年向游人开放后,由于有人踩踏和风化,寺内的基址破坏十分严重。
2003年,承德文物部门再次对永佑寺进行复建。在张颖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关于永佑寺遗址保护的工作计划”中,这样描述道:“2005年舍利塔塔廊修复完毕后,又对寺内的遗址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设计了集中概念性保护措施。正在搭建的临时性遮棚,就是采用传统式样的房屋按原推测的高度降低2米,其骨架采用最基本的结构支撑,竖向支架尺寸与位置将异于原立柱;整体置于台基址上;所有材料全部使用轻便、难燃、阻燃材料;以概念性的设计来体现原貌的转换,为基址提供更高的保护展陈功能。”
张颖说,此项遗址保护规划并没有经过专家论证,而是直接借鉴了国外基址保护的经验,这是具有现代理念保护遗存的一种方式,其特征是“可逆性”、“概念性保护”。与全面重建手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点,既起到了保护遗址的功能,又为下一步的复原或陈展提供了铺垫,同时又方便拆移。
“这种保护方式,也是一种试探性的,是一个设想,如果与整体环境不协调,自己也可以拆除,反正也用不了多少钱。”张颖未说出这些临时性遮棚到底需要多少资金,因为她不掌握资金和预算方面的情况,但十分肯定地说:“所用资金都出自管理处,绝对没有使用外面的一分钱,前段时间承德市审计局还调查过这个问题。”
说到这些临时性遮棚的用处时,张颖表示,等这些保护性临时遮棚建好后,全部用来展览,告诉游客基址上原来是什么建筑,具体是什么样子,绝不是民间传说的“商用”、开小吃店,同时会满足游人最基本的需求,如休息、喝水。即使有吃的,保证绝对不能损害里面的任何东西,不能动火、动电,不能做菜做饭,只能是即食食品。“有人曾建议过商业开发,而管理处最初和现在还没有这个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