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新
程永新:1958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3年进入《收获》杂志社,现任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说集《到处都在下雪》、散文集《八三年出发》。
我1983年正式分配到了《收获》杂志。 当时,巴金老人基本不过问杂志社的具体工作。一些人把稿子寄给他,他就把稿子转到杂志社。但是,遇到一些大事时,我们会征求他的意见。好或者不好,对或者不对,他都会表态。比如他始终不愿意《收获》做广告。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老巴金辞掉了很多虚职,像《上海文学》的主编,但始终还是挂名当《收获》的主编,这也说明了他很看重《收获》,这本杂志是他和另一位文学前辈创办的。当然,这与李小林在主持《收获》工作也有关系。
张贤亮小说惊动巴金
上世纪80年代,张贤亮写了一部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和李小林等人一起去北京组稿,大家看了这个小说以后都觉得不错,认为张贤亮写出了人性,有一些真实的体验在里面。之后,我们把它作为一部重要作品,由李小林编发了。北京的一些女作家对此很有意见,说张贤亮的作品体现大男子主义。因为小说里面有一些性描写,主人公章永嶙在与一个女人同甘共苦的生活中恢复了性功能,这种描写在西方文学中很常见,现在回头看也不算什么。但是,当时的文坛对此还是很难接受。老作家冰心也对此提了一些意见,打电话对巴金说,你要管管《收获》了。
一开始别人说的时候,巴金没太在意,他还是比较相信我们的判断。但是,冰心给他打电话说这件事,他开始重视起来。他和冰心以姐弟相称。步入高龄的巴金看完小说之后对我们说,小说没有什么问题。
余华在《收获》成名
余华早期比较重要的作品都是在《收获》杂志发表的。之前,余华在别的杂志发表过一两个短篇小说,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等,文学界反映比较好。1987年初,评论家李陀,当时在《北京文学》,向我们推荐了余华的两个中篇小说《一九八六》和《四月三日事件》,这时,余华还没有发表过中篇小说。李陀把这两部作品推荐给我们的原因是《一九八六》有五万多字,《四月三日事件》有三四万字,《北京文学》都容纳不下。1987年第五期《收获》是青年作家专号,由我负责主持,我选发了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接着的一期,我们又发表了《一九八六》。一个青年作家,之前没有发表过中篇小说,却在《收获》连续两期发表作品,这在《收获》杂志还是没有过的。按照圈内人的说法,“在《收获》发表三个中篇就变成一个作家了”,所以余华的起点非常高。从这两部小说,能够看到作者巨大的写作潜力和他在作品背后所吸收的养料。之后,我们又发表了余华的《世事如烟》《活着》《许三官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及《兄弟》上部等。《收获》与余华冥冥中好像有一种缘分,余华的写作才华因此得到了认可。所以,他与我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余华每次到上海来,我们都要见面。大家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谈文学。上世纪80年代的氛围也比较好,他来上海一般住在华东师范大学,因为作家格非、写诗的宋琳、搞评论的吴洪森都在这里。马原也经常去那边。那时,大家的关系比较单纯,所以很值得回味。当时,《活着》的小说已经发表,张艺谋的同名电影也已经拍完了,这部小说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这时的余华在嘉兴文化馆工作,我和格非、马原一行人一起到嘉兴去看他。当时正是吃螃蟹的时候,余华买了一脸盆螃蟹,自己下厨,大家一起喝啤酒,吃螃蟹,把嘴唇都吃破了。
《文化苦旅》从《收获》开始
余秋雨以前写的都是理论著作,比如《戏剧艺术创造工程》等等,他与李小林是同学。上世纪90年代初,他拿给李小林两篇很短的散文,李小林又把稿子给了我。李小林还帮余秋雨策划,让他写一批这样的散文,《收获》给他开一个专栏,每期一篇。
我们觉得,余秋雨的想法还是很好的,他把中国的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以散文的形式,用自己的视角来表现。李小林逼着他每期写一篇。当时,余秋雨还担任着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各种社会活动比较多。面对李小林的“催逼”,余秋雨是苦不堪言。但是,由于他们是老同学,余秋雨也不好发脾气。到后来,我们觉得他越写越好了,用行话说,他写开了。一开始的时候,他写得比较紧,不洒脱,不放松。到后来则达到了一种比较松弛的状态。这么两三年写下来以后,读者反映也越来越好。有一些老先生,边远地区的读者都写信来,表示他们喜欢这个栏目。到后来,有人说买《收获》就是要看余秋雨的文章。这些散文的成功改变了余秋雨的人生道路。(据《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