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注意力现在都集中在以色列同黎巴嫩真主党冲突的后果上,但对全球安全影响更加深远、更具危险性的威胁却在大幅增加。美国能源部长塞缪尔·博德曼7月份曾说,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将看到石油供不应求的局面。
能源不足引发资源战忧虑
6月,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警告称,35至50年后,全球可开采石油可能枯竭,爆发各种资源战的风险由此上升。
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约8400万桶,但由于印度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不断加快,能源需求越来越大,美国能源情报署最近预计,到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达到每天1.21亿桶。不过,20年内近50%的需求增长是无法满足的。正如法国道达尔石油勘探主管所言:“每天1.2亿桶这样的数字永远都不可能达到。”首先,没有那么多的石油。过去10年,全球每年大约消耗240亿桶石油,但全球每年新发现的石油平均不足100亿桶。其次,即便有这么多石油,成本因素也会使人望而却步。《2005年世界能源展望》估计,要将石油提供给消费者,需要投资17万亿美元,比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高出50%。第三,不存在这样的基础设施:能够交付这么多石油而又不会导致价格飙升失控。事实上,全球已没有闲置的开采和炼油产能。
未来20年,随着关键的海湾产油国(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全球石油产量中所占份额从1/4升至几乎一半的水平,西方国家对它们的依赖程度将几乎增长一倍。如果加上俄罗斯和委内瑞拉,到2025年,预计这些国家将占全球石油产量的60%以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产量已接近极限,随后将下滑。到2010年,当欧佩克无法满足增长需求时,该组织将更加难以应对短期价格波动。不稳定的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需求增长将不得不缩减。
摆脱危机之法
要摆脱这场临近的危机,方法只有三种。一种是“摧毁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供应量的下降来实现,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效果将太小,也太晚。第二种方法是,实现能源的多元化,从化石燃料扩展至可再生能源资源和节能。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全球范围的能源多元化努力已达到所需的规模。第三种方法不仅目光短浅,而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它却正是目前被采用的战略,即争夺日益缩减的石油储量。
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约翰·阿比扎伊德陆军上将3月份向众议院拨款委员会表示,为了石油,美国军队也许需要无限期驻扎在伊拉克。在另一方面,在过去一年中,印度、俄罗斯和伊朗等国彼此间签署了价值5000亿美元左右的能源协议,并已着手建立一个拥有管网和能源市场的中亚“能源俱乐部”。
天然气方面的形势更为严峻。俄罗斯和阿尔及利亚之间日益深化的关系令人不禁担忧,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之间最近的谈判,可能是组建天然气垄断组织的第一步。天然气供应国数量的不断减少,可能会鼓励“天然气欧佩克”的问世。由三、四个最大天然气出口国组成的联盟,会比石油欧佩克更有效力,它将成为全球市场的一场梦魇。
这是一个历史转折点。以前从未有过这种情况:像石油这样重要的资源面临迅速减少,却看不到替代品。必须立即转变争夺日趋枯竭的油气资源这一自我毁灭的战略,在节能的同时,建立一种以可再生能源和氢能为基础的世界能源新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