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当上海的中学生打开他们的历史课本时,他们或许会大吃一惊。这套新版标准的历史课本不再探讨战争、王朝和共产主义革命,而是把更多的笔墨放在经济、技术、社会风俗和全球化等多种主题上。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中国这个最大城市之一的学校将主宰历史课本50多年的一些政治教条束之高阁。
这套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称,课本内容的改变通过了高层的详细审查,并且是推进更稳定、较少暴力的中国历史观的广泛努力的一部分。这种新的历史观将服务于当前经济和政治目标。
该新版历史课本将重心放在常见于中国媒体和官方话语的思想和术语上:经济增长、创新、外贸、政治稳定、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和谐社会。
摩根大通、比尔·盖茨、纽约股票交易所、美国航天飞机以及日本的子弹头火车,都在新版教科书中得到了突出。课本中还有专门讲述领带如何流行起来的章节。曾被视为世界历史重要转折点的法国大革命和十月革命,如今受到的关注也大为降低。毛泽东、长征以及殖民侵略,而今只在初中讲授,并且内容也大幅缩减。
上海大学历史学家朱学勤说:“以前的历史课本重视意识形态和国家认同。新的历史课本较少意识形态的内容。”这种改变目前只限于上海。在修改课程和教科书上,这座经济发达的城市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它在过去引入的一些做法曾被政府推广到其他地方。
但新版历史教科书尚未使用之前,就已引发了历史学家们的激辩。部分学者认为新版教科书削弱了历史,初中的中国史和世界史被从3年压缩到了2年,而高中仅有的一年历史课如今只集中于文化、思想、文明。一名上海历史老师就这个话题在网上写道:“初中历史课本阉割了历史,而高中课本把历史全部消灭了。”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新版历史教科书的主要编写者之一周春生说,编写目的在于将历史从只注重领袖和战争的传统中解救出来,并使人民和社会成为中心主题,“历史不属于帝王将相,它属于人民。”
香港大学教育学副教授白杰瑞认为,大陆的教育当局寻求各种途径使学校课程跟上时代。他说:“这强调了创新思想和使学生适应全球化。过多强调殖民时代民族苦难的历史,是否能造就今天的上海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周春生说,新的历史教科书呈现了一个有关中国的过去的更和谐形象。但他认为这种改变“不是来自某某的政治口号”,而是反映了对学生需要知道什么的看法的巨变。
《青年参考》
评 论
重新改编“与时俱进”
在过去的25年中,改革开放日渐深入,整个社会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发生着变化,但令人遗憾的是,历史教科书并未与时俱进,即使修订也是小范围的修修补补。学生宛如身处桃花源中,一旦步出校门,接触到外面真实的世界,便觉出历史教科书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狭隘闭塞,于是便生发出“历史无用论”的感慨。
而目前历史教科书的重新改编,令人欣喜地看到一些变化,一些基于方法论的变化而带来的内容上的改变。教科书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不再不顾外界变化而执着于一念,不再板着面孔说教: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取代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介绍。
敏 思
消解历史的历史教科书
最近,中文网各大论坛都在转载一篇题为“请编写初中历史的专家回到蒙古统治时期!”的帖子。
作者“前脚迈出”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前脚迈出”在帖子中提出了三大问题:第一,除了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外,其余的历次重要的农民起义全部被删除。第二,“专制”除了在秦内容出现外,别的地方全没有了。第三,在蒙古统治时期的教材内容中,把过去教材中的蒙古统治时期的四等人的划分这个如此重要的内容给删除的一干二净。
初中历史教科书“改头换面”了,高中的更吐血,王朝更替,国家兴亡,革命与战争,殖民与反殖民等等传统的历史编纂内容全部消失了。代之以衣食住行的所谓文明史,
看来,中国甚嚣尘上的“历史翻案风”的影响层面,已经不限于《施琅大将军》等所谓的“历史正剧”,连历史教科书也被刮得东倒西歪了。
我可以肯定,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任何篡改历史,或是消解历史的行为,对拥有几千年深厚史学传统的中华文明而言,都是一种亵渎!
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这话说得太正确了。问题是,如果中国人自己都在历史教科书中“消解历史”,使得子孙后代因为不识史实,以致无法“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又怎能挺直腰板来要求外国人“以史为鉴”?
张从兴
链 接
中日韩共同历史观史书热卖
今年5月,由中国、日本、韩国学者与教师共同编纂的、反映他们共同历史观的《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在三国的总发行量已超过23万册,在日本和韩国分别发行了7万册和5万册。
这本书的中方编写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荣维木在接受采访时说:“三国编写者的基本史观是一致的,尽管存在着一些基于文化背景和思想方法的小分歧。”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指出日本在东亚地区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对亚洲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和韩国人民,造成了严重侵害,日本对此应承担责任。编纂此书主要针对日本右翼书社出版美化侵略战争、否认战争罪行的教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