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3寸厚、油印的民歌集子,是79岁老人赵大纲珍藏50多年的宝贝,收录了上个世纪50年代西北地区普遍传唱的花儿、小调等民歌近400首。昨天,家住南郊的赵大纲拿着这两本已经发黄的歌集,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自己的电视音乐梦想。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赵大纲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他从小就受家庭艺术熏陶,其小姨是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朱琳。说到两本歌集,赵大纲回忆道:“当时兰州军区宣传部和甘肃省群艺馆派出数十位文艺工作者到临夏、积石山等地采风,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找了很多民间歌手录词录曲。整理出来后,仅油印了一些歌集。”后来赵大纲历经坎坷,但他一直将两本歌集收藏至今。
这两本歌集中,近400首民歌被分为劳动号子、花儿、宴席曲、小调、秧歌等不同类别,每类别中又有更细致的分类,例如,劳动号子又分放筏、拉犁、拉麦、碾场等,很是珍贵。
作为编剧和制片主任,赵大纲曾参与制作过4集电视剧《啊!追寻》,讲述一位革命者从绿林好汉转变成红军虎将的过程,该剧后来在陕西电视台等播出。后来,赵大纲很想让自己收藏的这些民歌唱响荧屏,于是,他和别人一起创作了10集电视剧《漂亮的回族姑娘》剧本,讲述一个喜欢唱歌的回族姑娘晶玉兰,在高校深造之后,组织采风团,用载歌载舞的节目回报家乡的故事。赵大纲从歌集中精选了三四十首歌曲,将穿插在整部剧中,他想把该剧做成一部电视音乐风情片。“我现在已经快80岁了,自己实在是做不了这事了。”老人说到这强调道:“万一有一天我不行了,这些东西如果就此被尘封起来,就太可惜了。”记者贾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