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刚到校就成“负翁”
(潇湘晨报实习生 陈浩 叶健记者张平平)望着坐在床上整理多套名牌运动服的石志雄,室友黄刚心中直犯嘀咕:这学年他估计要靠借贷过日子了。
石志雄是河西某重点大学数学系学生。
8月27日开学当天,怀揣着家里所给的全年学杂费一万元,石志雄并未出现在缴费处前,而是穿梭于黄兴路步行街和平和堂众多专卖店内。
作为这十天的“业绩”,石的床头多了一台全新的手机,还有新的CD、MP3、录音笔和一大堆名牌运动装。
开学半月学杂费所剩无几
昨日,湖南大学大四学生黄慧明去建行自动取款机取钱时发现,他从家里带来的7200元学费只有1300余元了。自8月27日开学以来,他还没有向学校交过一分钱学费,这下黄慧明感到背脊一阵发凉。
黄慧明躺在校外的出租房里,怎么也算不清这笔账:好象没买什么东西啊!七千块钱怎么就没了呢?可一想,又有了眉目:租了房子,换了手机,脚上的阿迪达斯足球鞋也是新的,给女朋友买了一套高档护肤品……
无独有偶,室友小王的状况也比黄慧明好不到那里去,开学时带的6000元钱目前还剩下3700元。
昨日上午,记者在河西几大高校校园内对14名大学生进行一次随机调查,其中有2人表示目前已经“花得差不多了”,3人表示“已花掉一部分学费”,6人表示“超过了正常花费”。
名牌服装卖得火热
与部分大学生“用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相对应的是,随着大学开学日期的来临,长沙许多运动品牌专卖店生意异常火爆。
昨天上午,河西运动大本营阿迪达斯专柜的店长助理李映辉告诉记者,自开学以来,店里的客流量比暑假多了三倍,其中基本上是学生。
一位前来买球鞋的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四人住一个寝室,开学后一夜之间就多了三双新球鞋,“就我没有,所以我也来买一双。”
湖南师大商学院的孟昌理同学虽然表示自己从不乱花钱,但她说,班上很多同学都没有交学费,平常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特别是开学,一般同学们都要出去购物,出去一次,两三百块钱就没了。
昨日,在长沙蔡锷南路的几家手机柜台前生意火爆,价位在800元至1500元的手机受到学生的特别青睐。“新宠”录音笔更是成为大学生们狂热追求的对象。禾太电脑城的一位王姓经营者对记者说:“我一天大概可以卖掉上百个显示器,其中被大学生买走的占六成左右。”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细节是:目前部分银行面向学生推出了学生信用卡,这无疑让部分学生少了“后顾之忧”。招商银行学生信用卡湖南中医药大学推广员冯明荣说,他两天时间就给学生办了100多张信用卡,而这个成绩和同事比起来还是算少的。
超前消费变成负债消费
记者采访时发现,现在的高校里“超前消费”是以负债消费为轴心的。很多学生,住的不是学校的宿舍,而是自己租来的套间。胸前挂个手机,手里提个笔记本电脑,从头到脚名牌包裹。
据记者调查,几乎所有“超前消费”的学生提供的答案是:向家里要和同学借。恶性循环开始:要到钱借到钱后继续“超前消费”,于是变成“负债消费”。
究其原因,中南大学社会系副教授李斌指出,大学生敏锐的时尚触角决定了其消费的特殊性:依赖型的经济来源和追求潮流的对抗性,其羞涩的钱包决定了他们的引领潮流必然是以负债消费为前提。
“当正常消费变成超前消费甚至负债消费之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必然会受影响,甚至会导致各种大学生违法事件的发生。”李斌认为,追赶潮流,加上商家的引导,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让某些人头晕目眩起来,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这种负债消费只能为社会“奉献”许多极具破坏性的享乐主义和不切实际的消费文化,大学生负债高消费与商品社会大环境的熏染密不可分,社会的非理性消费导向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红网)[责任编辑:夏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