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9月7日电(记者赵文)虽然已是深夜11点,但在平果县果化镇那吉村地良屯的渠道砼防渗工程施工现场,还是一片灯火通明,年过七旬的村民阮月彩和其他村民一起,仍然坚持在工地上劳动。
阮月彩告诉记者,这里白天因限电而无法施工,渠道施工用的水泥砖和砌砖用的砂石料等只能到深夜来电后才能备料。 “晚上备料白天砌,虽然干得很辛苦,但大伙还是非常乐意。”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村民们产生如此大的干劲呢?阮月彩、潘国中等村民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自从有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绝大多数村民都认识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
平果县是一个拥有46万人口的农业县,耕地面积31万亩,境内十年九旱,农业受旱灾影响很大。当地农村水利工程过去长期处于“政府管不来,农民不来管”的尴尬局面。遭殃的是水利设施,吃亏的是农民。
平果县地良农民用水户协会副主席潘家益介绍说,渠道进行砼防渗前,放水要15个小时才能到田,现在只要40分钟;过去由于缺水,耙田要15天才能完成300亩,现在5天就能耙完500多亩,7天就全部插完秧。
当地农民用水户协会就是通过给村民算出这样一笔笔“明白账”后,才说服当地村民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开展节水行动的。目前,大多数村民都已加入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开始投身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当中。
平果县农民用水户协会总会会长甘彬回忆说,以前当地很多水利工程建成后,没有落实管理责任制,谁要水就随意去放,经常出现“渠首大水漫灌,渠中渠尾受大旱”的“有人用水、无人管水”的现象。
“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后,当地村民认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纷纷投身渠道砼防渗施工。由于渠道进行砼防渗后,水的利用率得到提高,水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农业节水效果自然也得以体现。”甘彬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村民在协会组织下参与水利工程兴建,最终可节省灌溉抽水时间,减少电费支出,同时,由协会统一安排用水,可避免纠纷,缩短劳动时间。
据甘彬介绍,2004年底至2006年3月,平果县陆续成立了269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协会管辖的各类水利工程370多处,占全县现有水利工程总数的80%,所辖灌溉面积超过10万亩,占全县灌溉面积的80%。
“两年来,协会修复的水利工程达到379处,完成1个流量以下渠道砼防渗288公里,比过去50年完成的渠道砼防渗公里总数还要多。”甘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