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U大会归来 朱进公开讲座 行星定义依旧不完善
■网友称占星师也应尊重科学精神
◎文/本报记者 张薇
“冥王星从行星之列开除太让我震惊了,我的守护星不再是行星了,是不是意味我以后的道路会更加波折?”一个天蝎座女孩担心冥王星降级会导致她日后运程的不测。有趣的是,另一个因占星命盘上冥王星带来不好影响的女孩则期待,冥王星降级或许能够给她带来好运。
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简称IAU)代表大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通过了降级冥王星、太阳系9颗行星变8颗行星的决议。 通过近8天时间内的三易草案,最终有424人参加了太阳系行星定义的表决。这次行星定义的表决,把太阳系内天体划分为明确的三类: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根据新出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不再属于行星类别,被划分为矮行星族的代表。
行星定义并非完美无缺,参加此次大会的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博士,从IAU归来后首度亮相讲座中提到:“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还会继续修正。”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疑点接踵而至。
仅占会员5%的424人投票表决的冥王星降级是否符合正常程序?
我们的正常生活是否会发生改变?是否如两个女孩所揣测,占星界因此大兴波澜?
这次行星定义出台究竟给天文学带来多大效应?
行星专家、地球与空间科学专家、网络知名占星师、月球CEO自封者、社会学博士以及星座粉丝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大会投票是一场闹剧?
月球CEO:投票水平好比业主委员会选举
“从程序上讲,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总共有8800多个注册会员,8月14日报到的会员有2400多人,8月24日表决的那天只剩下424人,这样参加表决的人只有注册会员的5%,这显然不是一个大会做决议该达到的法定人数。”
月球CEO李捷先发制人。
“国外媒体报道,这个天文大会是举手表决,他们通过手里拿的两个牌,一个蓝牌、一个黄牌,表决时,还喊口号,鼓动别人支持自己。表决水平相当于业主委员会的表决。”
在李捷看来,这场表决“既不是一个庄重的表决,又不是大众参与的海选,这就是个闹剧。”
朱进:表决方式不会影响冥王星“下课”定论
“这种表决方式不会影响冥王星降级的结果,对于做天文工作的人来说早就有了共识。其中有些人不方便投票或没有投票,对于投票结果并不影响。”行星专家朱进参与了此次表决,他提出这届天文大会,并非仅仅是为了表决行星定义问题,所以有很多天文学家参加完自己的小会议便打道回府了。
朱进认为实际上起到决策作用的也就是那些行星专业人士,“就跟我们平时的选举一样,比如单位的选举,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召集。即使是说这投票的400多人,真正做行星研究的人也不多,对行星的情况也不特别了解。其中做行星研究的人充分表达意见赢得他人的支持,来投票表决。”
◎IAU大会太阳系行星定义最终决议◎
■5A号决议:
IAU决定太阳系内的行星和其他天体按照下列方式划分为3个明确的类别:
(1)行星是一个具有如下性质的天体: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上;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已经清空了其轨道附近的区域。
(2)矮行星是一个具有如下性质的天体: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上;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还没有清空其轨道附近的区域;不是一颗卫星。
(3)其他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6A号决议:
IAU进一步决定:
按照上面的定义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并被视为海王星外天体的一个新族的标志。(据《天文爱好者》杂志)矮行星不是行星了,小矮人就不是人?
月球CEO:这就是个语言逻辑问题
这次新决议仅认定太阳系有8颗行星,冥王星摇身一变矮行星,关于这个决议,李捷质疑,“它导致了语言学上的混乱。‘dwarf planet is not
planet’,说矮行星不是行星。IAU公告上说,一个新西兰记者提问,手提电话和固定电话都是电话,为什么矮行星不是行星?dwarf是小矮人的意思,小矮人就不是人了吗?”
朱进承认逻辑缺漏焦维新对此否认
“矮行星不是行星的说法确实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但这毕竟是个天文学定义,还有待继续完善。”朱进承认定义在语言逻辑上的缺漏。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在矮行星是否行星的看法上与朱进有明显的不同。
“看你对矮怎么理解,‘矮’是天文学中的习惯语言,比如恒星世界中也有矮星,矮星在体积上比大恒星小很多;在矮行星这个说法出台之前,很多天文学家习惯于把冥王星以及柯伯带天体称作‘冰矮星’。我的理解是,按照天文学的习惯用语,矮行星就是行星世界中相对来说比较小的一种。比如你不能说矮星不是恒星,你也不能说矮行星不是行星。”冥王星降级,天文学就发展了?
月球CEO:这仅是个行政决议
李捷认为,“这个新行星定义与其是天文学定义,不如说是天文学众分支专家相互竞争的结果。”
他举例,“IAU官方网站上有报道,行星定义委员会提出一个‘pluton’(类冥王星)的定义,受到地质学家的严重质疑,他们认为‘pluton’是一个地质学术语了,特指‘岩溶’,用这个来定义一个新的天文学名词,相当于拿动物名词来定义植物。”
“天文学家在词义上的较真,使最终结果对天体研究不构成实质影响,它没有把具体参数作为划分标准,最终出台的行星定义没有体现大小、温度和行星的构成。”
他说,“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的专家说,这个定义对科学研究无任何实质影响,它只是个行政决议。”
朱进:平反一场冤假错案
“把冥王星叫做行星是不公平的,马上带来很多问题,那些柯伯带的天体要不要叫行星?这样就给我们研究的角度带来命名的问题。倒不会影响到其它问题。”朱进首先强调拿下冥王星是理所当然。
“好比一个法律体系里出现一件冤假错案,这个错案暂时你不理它也没关系,但一旦有人拿着别的案子来对比这个错案,那就有问题了。简单来说,把冥王星开除大行星之列,就是纠正了一桩错案。”
到底意义有多大?“没有那么大的意义。这次IAU大会刚好是个机会,现在已经发现2003UB313了,你必须要表态,比冥王星大的天体怎么办?这样就找了个‘茬’把冥王星拿下了。”
焦维新:对探索柯伯带意义重大
焦教授认为这次对矮行星的认定有利于未来人类对柯伯带的探索。
“以前认为冥王星是太阳系的边界,现在发现在海王星以外存在大量天体,这个区域叫做柯伯带,目前发现直径在1000公里左右的天体有9颗。冥王星也是处在柯伯带。”
“近几年国外出版的有关太阳系的著作中,把太阳系划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内地行星所在区域,第二个是类木行星所在区域,第三个区域就是冥王星和卡戎星所在柯伯带,有人称其为‘冰矮星’。”
“从这个背景来看这次分类,通过给冥王星的重新定位,实际上是给冰冻世界的柯伯带这一类天体或者说海王星外这一类天体的一个定位。”
占星界会起大波澜?
女天蝎:就此失去冥王星的守护?
“对于我来说,冥王星的从行星之列开除太让我震惊了。今年下半年,我要找工作了,恰在这时候,我的守护星被开除出了行星的行列,守护星座命运的波动是不是也意味着我找工作的路途会更加的坎坷?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以后的人生之旅也将更加莫测?”
李云是即将毕业的天蝎座女生,也是星座研究的铁杆粉丝。冥王星不再是大行星是件让她耿耿于怀的事情。
“冥王星是我们天蝎座的守护神,它掌管着世界上隐然看不见的一切事物,也影响着我们个人的创造潜力、原始的欲望和冲动。也正是冥王星黑暗而有坚持的特性,才使得天蝎座一直都具有一种神秘性感的气质。在星象学上,冥王星在星盘中的相位又是生命中最复杂的相位。虽然,大多数的人们因为冥王星的阴冷而不喜欢它,但是作为被冥王星守护的蝎子们,我们依然对其感情至深。现在,突如其来的意外之举,让我心里多少有点酸溜溜的。”
方丈:占星术不会有任何改变
“当天我就收到好多短信,有一个女孩专门问我,冥王星对她有不好的影响,冥王星从行星中除名了,她的命盘能否改善。实际上该怎样还是怎样。”
网络知名占星师方丈认为是否行星不过是个符号。“占星的有些东西是无法用天文学的知识来解释的。行星对占星肯定是有影响的,但行星引力对人的生活具体有什么影响?也没有这个定论呀。从这个角度上说,冥王星是否为大行星与占星没有关系,除非冥王星爆炸了、不存在了,这有可能改变占星方面的东西。”
“冥王星是否在大行星之列是人定义的,星象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人为对它定位的改变对于星象和占星都无法产生任何改变。”
冥王星是否还是天蝎的守护星?
方丈说,“冥王星是天蝎座的守护星之类,是人为定义的,在它发现之前,火星是天蝎座的守护星,发现之后,由火星和冥王星一起守护天蝎座。这一点,在占星上不会随着冥王星的降级改变。”
匿名网友:大师也应尊重科学精神
一名网友在看到方丈的博客上的言论后留下这样两条反对意见。
“1.历史的看占星发展,历来受影响。最初只有6颗行星,金木水火土地球,后来科学逐渐发现新的行星,占星就把它加进来完善自己。
2.不是说冥王星不存在了,而是更科学了,比如还有更多的类似行星(太阳系)的天体发现,而且冥王星的卫星也比较大(影响就是超出一般卫星的规律了),这些都是更真实的发现。真正占星大师,也应尊重科学。”天体分类要考虑大众文化?
朱进:天文大会的确考虑了大众文化
朱进认为,这次天文大会对于冥王星的决议的确考虑了大众的接受和认知程度。这样一个对人类76年认知的颠覆,也需要考虑大众文化的接受度。
“比如6A决议,就是给了冥王星一个名分,让它成为海王星外天体的族类代表。我认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通过这样的决议就是从迎合大众文化的角度出发的。也是给喜欢冥王星的人的一个交代。”
焦维新:矛盾不解决,会更加冲击传统文化
“我认为是要考虑对人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但现在已经到了非解决这个矛盾不可的时候了,按照原有行星定义,可能对人们传统文化的冲击更大。”
他进一步解释,“现在我们知道2003UB313的直径比冥王星还要大,包括在柯伯带发现的1000公里以上直径的天体有9颗。
“按照我们以往对行星的定义,直径800公里以上就可以称得上行星,这样要不了多久,行星数量可能不仅是12颗,甚至有可能会增加到20颗,或者再过一段时间就是更多的行星被发现,这样可能对人们传统文化或者传统认知的影响更大了。”
社会学博士:大众认知不一定是科学的
社会学方面的人士却认为没必要考虑大众接受和认知程度。
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张蕾认为 “大众认知或者大众文化往往容易打上一个惯性的标签,这在社会学中叫做标签效应。
“大众的这种认知不一定是正确的或者科学的,毕竟大众处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大众的一些观念达成可能并非是他的原本观念,最初也是被强行灌输的观念,大众以一种知识弱势的被动状态来接受这些观念。他自身很难有辨别力和评鉴力。
“当科学界有了新的认知或者有可能更接近真理的认知时,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来迎接新的认知,而不是由新知识来迎合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