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通讯员 郭守利 记者 蔡晓芳)“失土不失业,失地不失保”,这是不少城市在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时提出的口号。而记者昨天从白下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该区有就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不仅绝大多数实现就业、进入各项社会保障,而且还有近30人在劳动部门扶持下当上了“小老板”。
“当初我们还担心地没了,生活来源也跟着断了呢,没想到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老了还能和城里人一样拿退休金。”白下区光华路街道银龙花园社区被征地农民季业强,提起这几年自家的变化感慨不已。他和妻子都已40多岁,土地被征用后,两人缺乏技能难以就业。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2004年3月,白下区劳动保障部门主动上门为他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建议他自主创业,并指定劳动保障协理员对他实行跟踪服务。2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解决了他的创业启动资金难题,协理员帮助他办理了各项工商、税务手续,一个多月后他的“豪宇机械加工厂”挂牌营业。刚开始生意不多,劳动部门又为他办理了税费减免手续,大大减轻了他的经营负担。一年下来,他的厂子能盈利七八万元,很快还清了贷款。根据新政策,夫妻俩还以灵活就业者的身份参加了养老保险,将来可以和城镇退休职工一样享受养老待遇。
据统计,白下区像季业强这样,凭《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被征地农民已有近30人。白下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徐梅说,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就业情况一直受到白下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劳动部门确定了多层次促进就业的工作思路。“对于有条件、有基础的被征地农民,我们要千方百计帮扶自主创业,提升他们的就业、生活层次。”徐梅说。
据悉,作为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的长效机制,白下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首先对辖区被征地农民进行了调查摸底,为他们制定了专门的免费培训规划。另一方面,区劳动部门及光华路街道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与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掌握其空岗信息向他们推荐。对于难以实现市场化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劳动部门开发社区保安、保洁等公益性岗位送给他们。
同时,白下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不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为被征地农民提供服务。今年6月10日,该局联合光华路街道办事处举办了“关爱失地农民社区行”活动,现场提供政策咨询、免费培训及参保登记服务,还组织了58家用人单位提供1000多个岗位现场招聘。“1118”创业项目服务中心提供的10多个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项目也受到热烈欢迎。
据统计,白下区唯一的涉农街道光华路街道共有被征地农民5800多人,其中处于劳动年龄段的有3000多人。近3年来,白下区劳动部门对其中有就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发放《就业登记证》2100本,如今90%实现就业或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