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诺贝尔奖北京论坛落幕 北京将开建诺贝尔博物馆(组图)
|

 |
|
信报讯(记者李剑英)为期3天的“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昨天落下帷幕。在市科协和中国科技馆昨天下午承办的健康主题展上,诺奖得主蒙代尔倡议,在此展览基础上建立一个诺贝尔博物馆,这样可以激发中国青少年对科学的激情。
中国科技馆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中国科技馆5层目前已通过平面演示、实物与模型展示生命科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发明与重大发现,这些都是诺贝尔博物馆的前期准备,以后会不断增加。不过,真正的诺贝尔博物馆建成后具体设在何处目前还不确定。
昨天下午,6名诺奖得主还在中国科技馆“诺贝尔博物馆”进行了参观。随后6名诺奖得主分别在自己的照片下留下手迹。1998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费里德·穆拉德在自己的照片下写了“要有献身科学的热情”。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马普学会生物物理学研究所的哈特穆特·米歇尔则留下了“希望此行能给中国的年轻人带来激励,你们会成功的”的手迹。
诺奖得主分别在自己的照片下留下手迹。信报记者 苏冠名/摄
花絮
诺奖得主不知如何用钥匙
在昨天中国科技馆健康主题展览开幕现场记者发现,当十多名小学生将打开DNA双螺旋模型的钥匙交给诺奖得主和中国科学家时,6名诺奖得主手拿钥匙散开站在小锁旁。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技术学院的阿龙·西查诺瓦一时不知道如何使用中国的钥匙,幽默地向身旁的市民做鬼脸并用英文“求助”。在得到帮助后西查诺瓦向身边的上百名市民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而市民则用掌声鼓励了这位生命科学领域的大师级科学家。
信报记者 李剑英
|
|
|



|
|
|
|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
 |
|
|
|


|
|
 |
 |
月亮之上 |
 |
 |
 |
|
 |
秋天不回来 |
 |
 |
 |
|
 |
求佛 |
 |
 |
 |
|
 |
千里之外 |
 |
 |
 |
|
 |
香水有毒 |
 |
 |
 |
|
 |
吉祥三宝 |
 |
 |
 |
|
 |
天竺少女 |
 |
 |
 |
|
 |
|

|
|
|



 |
|
 |
 |
一个人哭 |
 |
|
 |
退后 |
 |
|
 |
断了的弦 |
 |
|
 |
还是朋友 |
 |
|
 |
水晶蜻蜓 |
 |
|
 |
唱给你的歌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