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中科院纳木错综合观测站
凡上西藏的人,谁不想去看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而记者此行的目的,却是要探访设在这个“天湖”之滨的一栋小房子——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
在青藏高原核心地区设立“耳目”
记者动身之前就与观测站站长康世昌研究员联系上了。38岁的康世昌2000年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遂赴美国缅因大学续读博士后,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人才的“百人计划”,与同在美国读博士后的妻子回到祖国,随即投入在西藏的选址建站等工作之中。谈及从美国至北京再至距拉萨230公里的纳木错这一人生的巨大跳跃,他平静地告诉记者:“即使在美国读书的这几年,我也参加过珠穆朗玛峰观测等中美合作项目,迄今已是七上珠峰,几十次进西藏,最高攀登到海拔7200米处。我有一种‘青藏情结’。”
让科学家魂牵梦萦这片高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里独特的科学研究价值。“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等环境变化的因子,都能在高原考察研究中找到。过去我国在这一地区设立的科学考察站,大多设在高原边缘。而纳木错站站址,更加接近于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区,而且拥有环境记录的各种介质,具有全球变化研究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康世昌说。
美丽与残酷相伴
当我们乘车攀上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突然跳入眼帘的纳木错,那种大美,那般秀奇,在我们心中激起的震撼,简直难以用语言表述。
海拔4718米的纳木错,迥异于青藏高原那种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戴着白色冰帽的念青唐古拉山山脉,在湖的南面潇潇洒洒伸入天际。山与湖之间,辽阔的草甸子上,姹紫嫣红的野花与群群点点白色与黑色的牛羊相伴。湛蓝的湖水映照出漫天的云彩,在这雪域高原演绎着一幕幕变幻莫测的仙境奇迹。
科学家们选中纳木错作为科学的殿堂,当然是由于这里的冰川、草甸、湖泊、河流、空气等等“介质”,都与全球变化有着响应关系。
中科院纳木错观测站,设在临湖的一座蓝顶白墙的小房子里,内分5间:会议室、试验室、厨房及两间宿舍,统共120平方米。
我与副站长黄宗琥、站务助理韩文武在会议室里坐下来,过了一会儿就感到身上一阵阵发冷。窗外艳阳高照,忽又雨雹相加,玻璃被冰雹砸得嘣嘣乱响。主人递过来一杯热呼呼的奶茶,一饮而尽身子仍未回暖。静寂中可以觉出自己的心脏在急促跳动,头也隐隐生痛,也许这就是高原缺氧的反应。“这里冬天气温一般低于零下30摄氏度,大风吹来房子都在摇动。去冬外面的两顶大帐篷就给风吹得没影儿啦。”黄宗琥说。
韩文武是今年7月中旬研究生毕业来到纳木错站的。“这里的生活,比我甘肃农村老家还要差。”他带我看了站上的厨房,冰柜里只有冻肉,地上堆着土豆、茄子等几样蔬菜。我能感受到,在这里工作最难以忍受的还是孤寂。周围不见人家,旅游点也在4公里之外。“在这个地方,找对象是很难的。”26岁的小韩嘀咕了一句。
“我们从去年6月建站初期,就开始拿出了第一批数据。作为一个常年科学观测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出数据。”黄宗琥欣慰地说道。
一个小站联着一个世界
虽然在纳木错的公路上看过去,观测站不过是一个小蓝点,可它已经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纳木错景区去年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能成功,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说服力的相关科学数据。西藏自治区环保部门就此向纳木错站求援。“我们今年底就可以把数据提供给他们。”康世昌说。据他掌握的数据,近30年来,湖区面积已由1920平方公里扩大到1980平方公里。仅去年一年,湖水“长高”了60多厘米。“纳木错湖水如同其他当地的环境介质,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是很明显的。”
韩文武领着我参观了站区周围那些各式各样的测量仪器,它们都有线缆通向“蓝房子”,以便研究人员在室内对数据进行处理。大气边界层观测塔高耸入云,成为站区的标志性装置。而在大大小小的自动气象站、地震仪、大气湍流与辐射观测仪器、自动降水采样器、大气花粉采样器等仪器中间,一件大气气溶胶采样器显得有点儿小巧。小韩告诉我,这件小仪器是为世界大气网络组织工作的美国专家布兰特先生留下的。“今年8月7日,布兰特先生与一批中外专家来站考察,对这儿的研究条件赞不绝口。可在返回的路上,他们乘坐的‘宇通’大客车突然滑下盘山道,冲进牦牛群,一连撞死了13头壮实的牦牛才止住,幸好车未翻人未重伤。第二天,布兰特先生背着这台仪器又来了,说他虽然有了‘一次可怕的经历’,但还是要与我们合作研究。”“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内外的研究单位要求与我们合作搞项目,来站考察访问的中外科学家已达数百人。站上除了完成自己的观测项目,还负责一些合作项目的技术与生活支持。”黄宗琥接着介绍说。
黄宗琥话音刚落,他的手机铃声响了,是一支中德第四纪冰川联合考察队从60公里外打来的。说队里一位德国考察队员卧病不起,吸氧两天,急需站上派车送到拉萨救治。黄宗琥与司机杨伟伟把一个氧气瓶抬到“皮卡”车上,他让病恹恹的小杨坐在副驾驶座位,驾车向草甸深处驶去。晚间给他打电话,答曰:“德国队员病得很重,有危险!已送拉萨抢救。”再过几天获悉,小杨也确诊得了肺炎,亦送兰州救治。
人类为了解开与自己生存与发展有着紧密关联的科学奥秘,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纳木错观测站,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