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本报发起京藏两地少年共度国庆活动,分别招募16名少年结对
广袤高原,雪岭横空,大河奔涌,蓝湖静谧,群群牛羊移动于牧场,金色青稞飘香于河谷,俊朗奔放的西藏少年翩翩起舞,遥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如今,青藏铁路绵延而至,西藏与内地的距离骤然拉近,西藏少年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越发强烈。由此,新京报发起主办“我爱北京天安门—京藏少年手拉手”活动,招募西藏少年乘坐青藏铁路列车进京,与北京少年手拉手,畅游首都,共度国庆,增进京藏少年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
本报讯由新京报社发起主办的“我爱北京天安门—京藏少年手拉手”活动,于昨日正式启动,北京和西藏两地开始分别招募16名少年。该活动由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和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主办。
不懂汉语喜看新闻联播
“西藏少年对首都北京非常向往!”昨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阿布都司长与次仁多布杰副司长告诉记者。教育部对于民族团结教育及其有益的活动非常重视,尤其是民族教育司。阿布都司长说,我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有很多好的经验,而这次“京藏少年手拉手”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次仁多布杰副司长本人来自西藏,他对西藏与内地人民的深厚感情有着更切身的理解和体会。他的老家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不丹边境相邻的地区。他说,当地的牧民经常到人烟稀少的边界附近的中国境内放牧,以此来显示那里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尽管西藏很多少年看不懂汉语的电视节目,但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却是他们必看的节目。“因为画面上会有全国各地信息的图像,尤其是天气预报出现的中国版图,则是他们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爱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次仁多布杰副司长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尽管没有来过北京,但常常会用画笔来展现自己心目中的北京天安门、英雄纪念碑。如今的西藏孩子对北京天安门的向往更加强烈,孩子们都会竞相报考内地的西藏班或西藏学校。《我爱北京天安门》也是他们最喜欢唱的汉语歌曲之一。
作为此活动的另一个发起主办方,北京裕昌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常鹏介绍,裕昌置业自2001年创立以来,始终以回报消费者,回报社会为己任,长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本次活动的意义就在于更好地促进民族融合,关爱北京和西藏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这也是裕昌置业长期以来所追求的。他说:“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都来关注少数民族孩子们的教育问题,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西藏和北京两地少年分别由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和新京报社负责招募。16名西藏少年进京后与16名北京少年结对,进行观看升旗、参观故宫、爬长城等联欢活动。动因
用少年的友谊 增进民族团结
今年4月,我曾去过西藏,感受非常深刻。那里的人们都非常淳朴可敬,但由于交通原因,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没走出过西藏。
到国庆节,青藏铁路通车就3个月了。我们发起这个活动,是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实现几个意义。首先,通过这些可能从没有出过西藏、可能从没有坐过火车的小朋友,走走青藏铁路,也了解这条路给西藏及沿线的人民带来了什么变化;其次,我们将给北京、西藏两地小朋友们安排看升旗、参观故宫、爬长城等活动,这也是一次对两地小朋友的爱国教育;第三,通过两地小朋友的共同生活、交流,增加西藏少年对北京的了解,也使北京小朋友了解西藏,增进民族友谊与团结;最后,我们本次活动与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的合作,通过他们还可以让全社会关注、了解我们的民族教育,推动民族教育进一步发展。
新京报社社委、总经理韩文前
专题统筹:本报记者 陆芳 公冶祥波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公冶祥波 相丽丽 吴狄
制图/丁华勇 LOGO制作/叶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