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侯家窑遗址阳原泥河湾遗址
小长梁(阳原)
马圈沟文化层
马圈沟遗址
虎头梁遗址
中华世纪坛的永恒纪念
2000年建成的北京中华世纪坛,是人类历史进入新千年永恒的纪念,也是记载中国历史文明进程的宏伟构筑。沿着圣火广场北面拾阶而上,一条长262米的青铜甬道呈现眼前,上面刻写着从距今300万年前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的时间纪年。在青铜甬道的第一级台阶上,镌刻着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小长梁遗址的名字。
这是一幅自然与人类、历史与现实融合一体的生命长卷。穿越甬道,仿佛穿越时空;登上第一级台阶,仿佛走进200万年前人类祖先生活的泥河湾盆地,泥河湾是东方人类的最早踏足地之一。
来领略一下泥河湾深厚的文化蕴涵吧,这片神奇的土地埋藏着远古人类生存的信息;那些远古遗物传承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那些古人类化石凝聚着人类祖先战胜自然的巨大力量。这里的一切都闪烁着人类文明进化的绚烂光彩。
泥河湾,中国的奥杜韦峡谷
泥河湾盆地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桑干河畔,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属黄土台地丘陵地貌。
考古学家考证推断,200万年前泥河湾盆地是一片辽阔的湖泊,水域几乎覆盖今河北省阳原全部、蔚县大部和山西省雁北部分地区,面积约9000多平方公里。水里游弋着多刺鱼、双壳蚌等水生动物。湖泊周围的丛林和草原生存着三趾马、披毛犀、剑齿虎、纳马象等古动物。距今七八万年前的时候,地壳运动加剧,华北地区变得寒冷干燥。又经过两三万年的时间,泥河湾古湖完全干涸枯竭,湖底裸露。蒙古高压作用下的季风,不断把欧亚大陆的马兰黄土刮过来,厚厚地覆盖在上面。曾经在湖边水中生活的动物遗骨变成化石,那些在这里生活过的古人类及其文化遗址保存在地层里。湖底变成了绵延起伏的丘陵和大小各异的旱塬台地①,形成了今天的泥河湾盆地。
①旱塬台地塬: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比较平坦。台地:《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边缘为陡坡地广阔平坦的高地。台地是介于丘陵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貌类型,也称浅丘陵,划入丘陵范畴,坡度多在15°以下,或呈波状起伏,或呈岗丘形态。台地多群为农地、果园或林地。
泥河湾是一处世界古人类文化研究的宝库和自然博物馆。
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影响,西方科学家把寻找古人类进化的目光瞄向中国。1921年,巴尔博、德日进、桑志华等西方传教士在这里发掘收集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标本,首次将泥河湾湖相地层②向世界公布。1948年召开的第十八届国际地质会议,正式确定泥河湾为国际第四纪③地质层代表地点,泥河湾成为中国与其他大陆进行地层对比的标准剖面。泥河湾标准地层记录了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地球演化和生物、人类进化的历史,受到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及史前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
②泥河湾湖相地层:位于永定河上游流经河北省阳原县东都。泥河湾附近有第四纪更新世早期标准的湖相沉积地层,被命名为泥河湾组。湖相,地层名。
③第四纪:新生代的第三个纪,即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160万年前,直到今天。在这个时期里,曾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地壳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
经过外国科学家桑志华、德日进、皮韦托、步日耶与中国科学家杨钟键、斐文中、贾兰坡、卫奇、王建、谢飞等专家迄今80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在桑干河两岸区域内,发现了大量爬行、哺乳、软体动物化石,并发现了小长梁、马圈沟等含有早期人类文化遗存的遗址80多处,出土了数万件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几乎记录了从旧时期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变的全部过程。在我国目前已发现的25处距今100万年以上早期人类文化遗存中,泥河湾遗址群就占了21处。泥河湾早期文化遗存密度之高、年代之久远,不仅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几十年来,泥河湾以其独特的标准地层和它蕴含的古生物、古人类信息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前来研究发掘。从1990年泥河湾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个中外合作考古项目以来,已经有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专家学者踏上这块古老的土地。泥河湾考古也不仅仅限于旧石器考古研究,还在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古动物学、古气候学、古环境学、磁性年代学等多学科研究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学术界,专家们把泥河湾称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库,是中国第四纪地质学、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的圣地——这些,构成了今天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泥河湾文化。
中国著名第四纪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称:“泥河湾是中国乃至东亚人类活动的发源地之一”。美国著名考古人类学家鲍立克教授称:“泥河湾是东亚乃至全世界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我荣幸地祝愿在这里成功地找到了最古代的人类。”中外专家学者考古表明,泥河湾盆地很有可能是除非洲奥杜韦峡谷④之外的另一个人类起源中心——东方远古人类从这里走来。泥河湾是中国的奥杜韦峡谷,是东亚地区的奥杜韦峡谷。
④非洲奥杜韦峡谷:奥杜韦文化,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因发现于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而得名。其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据测定,奥杜韦第Ⅰ层的年代为距今175万年。奥杜韦文化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旧石器文化之一。其后续是“发达的奥杜韦文化”。
许家窑人
许家窑人及其文化遗址的问世,揭开了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研究的新篇章。
1974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等在许家窑—侯家窑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发现了距今12.5万年的9件古人类化石,还有万余件哺乳动物化石和大量旧石器,这对研究现代人的起源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被命名为“许家窑人”。1976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卫奇又在这里发掘出17件人类化石和古人类投掷石器。
许家窑文化和许家窑遗址的发现与研究,毫无疑问地被载入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研究的史册。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发现了至今为数不多的晚期智人⑤化石,更重要的是它证实了泥河湾的确包含着上更新统⑥的地层。同时,在文化渊源探索中,它将早期中国猿人文化和晚期的峙峪文化⑦连接起来,充当了过渡的桥梁。
⑤智人:人类发展的晚期阶段,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还保存较多的猿类特征,生存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五十万年至十万年。晚期智人的猿类特征已经退化,体质特征接近现代人,其生存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五万年至一万八千年。
⑥上更新统:第四纪可分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⑦峙峪文化:距今约2.8至3万年的朔州峙峪文化(旧石器晚期),有大量的石制品和各类动物的牙齿和用火遗迹,我们的祖先这时已经掌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同时还发现了石镞。石镞的发现,意味着峙峪人已经在使用弓箭,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箭镞实物,它的发明无疑是原始狩猎经济的一场革命。峙峪文化遗存中,还发现了数百件表面刻有人工痕迹的骨片,说明峙峪人可能开始了原始的雕刻艺术。
小长梁遗址
小长梁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可以看成泥河湾旧石器考古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它是更新世期生活在泥河湾湖滨岸人类⑧活动的第一批考古证据。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美考古专家在大田洼台地的官厅村西北的泥河湾地层中联合发掘,发现了大量三趾马等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石制品相当丰富。通过对上千个泥土样品反复测定,确定年代距今136万年,英国《自然》周刊、美国《科学》杂志都发表了研究报告和评论。小长梁遗址年代的科学确认,使得“亚洲没有人类文明”的论断不攻自破。
⑧ 湖滨岸人类:生活于湖滨区域的人类。
马圈沟遗址
2001年,河北省考古研究所谢飞等考古学家在马圈沟遗址又获得一个重大发现,引起国内外轰动。发掘马圈沟遗址Ⅲ文化层时发现,这里埋藏着很多象牙、象骨,大象肋骨上放着一件刮削石器,肋骨上面有显著的刮削痕迹。古人类群体肢解动物遗骼、敲骨吸髓、刮肉取食的场景生动再现。马圈沟遗址传递着远古人类生命的信息,证明距今约200万年左右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这个发现将已知的我国境内古人类时间上推了数十万年,而且预示着今后的发掘可能发现更早的文化遗存。
马圈沟遗址向“人类非洲单一起源论”提出了直接有力的挑战,它向世界宣告:人类不仅可能从东非奥杜韦峡谷中走来,也有可能从中国泥河湾走来。人类有可能起源于非洲,也有可能起源于亚洲或中国。世界人类起源可能是一元的,也有可能是多元的。
此外,虎头梁遗址不仅发掘出用于雕刻、砍砸、投射的各种石器,还有穿孔贝壳、石珠、鸵鸟蛋、扁珠等装饰品,表明1万年前这里已经发展到细石器文化,成为北太平洋地区马蹄形文化带⑨在华北的代表。于家沟遗址发掘发现了距今150万年连续的地质和文化剖面,除大批石制品、装饰品、动物遗骨,还有数件超过万年的陶片。马鞍山遗址发现一处1万多年前完好的灶坑和多处火塘。姜家梁遗址发掘出数十座5000—4000年的墓葬,还有2座8000—7000年的墓葬和房子等等。
⑨北太平洋地区马蹄形文化带:在更新世晚期以楔状石核和尖状器为主要特征的石器文化分布甚广,由东亚(包括日本列岛)、中亚、东北亚经过白令海峡陆桥至西北美,形成了一个马蹄形文化带,称为北太平洋地区马蹄形文化带。
泥河湾,人类历史文明的瑰宝
泥河湾遗址众多的历史文化瑰宝,是人类永久传承的文化遗存。
1998年,泥河湾于家沟遗址的考古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0年,小长梁遗址作为古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和中华大地古人类早期发祥地之一,被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2000年,泥河湾遗址群的考古发掘研究被列为中国考古学界评选的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2001年,泥河湾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泥河湾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泥河湾文化遗址正在筹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泥河湾向全世界展示出人类进化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开发泥河湾对于研究人类进化、探索中华民族起源、发展桑干河流域的现代经济文化,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泥河湾是河北省及张家口市的文化亮点,省、市两级政府确定对泥河湾实施“保护、珍惜、开发、利用”方针,投入资金和人力对泥河湾保护开发给予积极支持,全力打造“张家口历史文化早天下”的品牌,发展泥河湾文化产业。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开发工作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投资2900万元的泥河湾博物馆已经完成初步设计,力争2007年投入使用。届时,泥河湾将不仅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成为一处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的文化旅游胜地。
泥河湾是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来吧,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来感受几百万年前的人类生活方式,这份历史的遥远,这份自然的回归,无论你来自哪一个洲际,都会在这里感受到人类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泥河湾张开双臂迎接中外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
泥河湾敞开大地胸怀欢迎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光。
张家口网址:
张家口新闻网
http//www.zjknews.com/
中国·张家口新闻网
http//zhangjiakou.hebei.com.cn/zjkwxj/
中国张家口网
http//www.zjk.gov.cn/
张家口互联网
http//www.zjk.net.cn/
张家口党建网
http//www.zjkdj.gov.cn/
本版撰稿 杨秀 谷建辉 常毅峰 编辑 李白 王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