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丰台垒球场主体建筑采用的球形设计格外引人注目。
极高的观众上座率是让主办方一开始没有想到的。
文字记者工作间总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本报记者 罗俊 摄丰台垒球场的草皮和红土都达到了国际标准。
坐在蓝天掩映下的垒球场里看比赛是件很享受的事情。
随着美国女垒姑娘们兴奋地举起冠军奖杯,历经10天的世界女子垒球锦标赛终于落下大幕。作为北京举办的首个使用奥运赛场的测试赛,本次女垒赛从比赛组织、场馆运行、媒体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观众们兴高采烈地说这次比赛让他们提前享受到了北京奥运大餐。而来自国际垒联的官员甚至表示,“明天这里就能办奥运”。
场馆运行模式初尝成效
本届女垒世锦赛首次采用一种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充分发挥我国以往赛事组织优势的运行模式——“场馆运行模式”,而在连续10天的赛事也证明了,竞赛组织工作完全可以经受住考验。“已经结束的比赛证明,本届女垒世锦赛的竞赛组织工作经受住了考验,因此我现在可以给我们的竞赛组织工作打分:85分。”负责竞赛组织工作的场馆团队常务副主任李高潮说。
所谓“场馆模式”就是在组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场馆运行团队对内分设竞赛组织、接待服务、新闻宣传、场馆管理等20多个业务口,同时由一位场馆主任、6位场馆副主任和一位场馆运行秘书长来统筹整合和协调指挥,对外形成8个统一协调的职能部门。在场馆运行的筹备过程中,场馆团队努力以“客户群需求为导向”,落实工作计划和筹备工作。这些客户群包括:代表团运动员和官员、裁判等技术官员、采访媒体、观赛贵宾、现场观众等。由于是首次采用这种以往奥运会惯用的运行模式,本届女垒赛竞赛组织工作遇到了不少新课题,但在与国际垒联的沟通中还是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为北京培养大批垒球迷
本届女垒赛之前,观众的上座率曾经是组织方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垒球在我国属于一项观众了解甚少的小众项目,如何培养观众和球迷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从实际比赛现场来看,以后再也用不着担心这些了。可以容纳9000余人的丰台垒球场每天的上座率都保持在九成以上,以往只能在足球场、篮球场边看到的观众热情呐喊的场面这次也出现在了垒球场上。
世锦赛低票价的门槛为培养垒球观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票务中心传来的消息,世锦赛的票务销售情况天天看涨,从最初的日销售近千张,涨到销售四五千张。场外甚至还出现了倒票的“黄牛党”。赛场观众爆满最初几天还是新闻,后来演变成为一种常态。据了解,除了中国队比赛时观众多以外,不少强队比赛的场次也有不少观众前来观战。球迷们不仅看热闹,也有许多人能够看懂门道,加油、助威都很专业。观众的表现获得了国际垒联的好评。观众的热情,不仅推动了垒球项目的普及,还为北京奥运会培养了一批铁杆的“垒球迷”。
场馆避免奥运后资源浪费
丰台垒球场总建筑面积仅相当于1/3座北京工人体育馆。就在这不大的空间里,按照奥运设计大纲的要求,建成了一座设计理念先进,实际使用方便的场馆。但是在离北京奥运会还有两年的时间里,这块垒球专用场地会不会被闲置起来而造成资源浪费呢?世锦赛场馆团队主任、丰台区政府副区长吕仕杰表示,作为垒球场属地政府,丰台区政府将负责垒球场的日常维护,但维护并不意味着闲置不用。
其实垒球场主场有2500平方米的临时看台,采用脚手架支撑体系技术,搭起了5000个临时坐席,这些临时看台的设备全部可以重复使用,大大节约了投资,也避免了奥运会后的资源浪费。而目前有关方面也达成共识,一定要使得这一赛场为垒球在中国普及和开展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争取在丰台垒球场多进行各种比赛,同时为学校开展学生垒球活动提供方便。国际垒协主席波特还建议,让丰台垒球场成为亚洲的垒球训练中心。
新闻官指点媒体工作
前来采访这次女垒世锦赛的中外媒体记者人数多达600多人,这在国际垒球比赛中算得上是较为庞大的数字了,不少国家的新闻机构,特别是日本的媒体都派出了大量记者前来报道这次比赛,这对世锦赛的媒体工作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布鲁斯是国际垒联(ISF)的新闻官,他的任务就是为ISF官方网站收集和采写信息,同时协调和指导这次大赛的媒体工作。
布鲁斯对这次比赛的媒体工作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赛事组委会对于本次赛事的新闻工作非常认真,从整体上看确实做得非常好。”特别是由于垒球在中国还不是一项特别普及的项目,大部分前来报道的中国记者甚至都不明白垒球的规则,主办方考虑到这点,特别准备了很多垒球知识的小册子。但是,考虑到这是北京奥运会的测试赛,着眼于2008年来说,布鲁斯还是在一些细节方面提出了他的建议,毕竟两年之后的奥运会这里要面临更多的记者。
记者工作的新闻中心这次被分成了摄影记者区和文字记者区,一个在场馆内,一个在场馆旁边的小楼里,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新闻中心还是显得比较小,在一些焦点比赛进行的时候,大量记者的到来还是让新闻中心显得比较拥挤。“我们希望赛场的混合区、赛后新闻发布厅等区域能再扩大一些,不然将很难满足奥运会的需要。另外,赛场的媒体通道也应该再扩大一些,一条显得有些狭小的楼梯在人多的时候显得十分不方便。而且,目前记者出入2号赛场需要爬很高的楼梯,这是一个问题。”
此外,布鲁斯还认为组委会应该为媒体提供更多的成绩箱。他表示,“因为很多媒体想得到更为充足和丰富的赛事资料,甚至于两三天前的数据。但是目前文字记者间门口只安放了一个成绩箱,这是远远不够的,我想至少应该再增加1到2个。”
最后,对于场内记者席上经常出现的一些混乱现象,布鲁斯也提出了善意的批评,“我们的工作人员应该保证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坐在自己的专门区域里。比如,我们在赛场里发现有的球员坐在记者席上,一些文字记者站在摄影记者的位置上,而一些摄影记者也跑到文字记者区里进行拍摄。”
(巴乔)
激情音乐飞扬垒球场
坐在丰台垒球场里观看比赛的球迷们一定会有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因为体育场内的音乐和解说会让现场气氛变得十分热闹。当中国队落后时,现场总会响起《团结就是力量》的电子音乐,让观众随之齐唱为中国队加油;而当中国队打出好球得分时,大音箱里传出的音乐变成了快节奏的欢快舞曲,观众或欢呼或起舞。中国队主教练迈克尔说“我们第一次在国内打比赛感受到了如此强烈的主场优势,现场的音乐很棒,对我们帮助很大。”
的确,和国内举办的其他比赛不一样的是,女垒世锦赛的现场音响一改以往单调乏味的毛病,成为一大亮点。本次世锦赛负责音乐编辑的音响师周昕对自己的工作颇为得意,他自认为这个DJ当得十分称职。“我们自己用MIDI制作了《一个篱笆三个桩》、《两只老虎》、《团结就是力量》等很多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旋律,就是为了营造一种主场的效果,果然现场气氛特别好。”当然,作为一项世界性的赛事,音乐的选择也充分考虑到了其他参赛国的喜好。比如,在中国队与英国队的比赛中,就使用了一些英国年轻人特别熟悉的“辣妹”、“披头士”等英国乐队熟悉的旋律。
据悉,这次他们准备的音乐素材在硬盘上的储存总量超过了8个G,它们被编辑成200多段长短不同的音效,在比赛时将根据比赛不同的情况,比如运动员上场,攻守转换,击出安打、本垒打,或者被封杀出局时都会有不同的音乐响起。
除了现场音乐,现场解说也给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解说员抑扬顿挫的声音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响起,对于现场观众看明白比赛很有帮助。不仅如此,解说员还会根据场上比赛的实际情况,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让比赛气氛更加热烈。据介绍,负责现场解说的全部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中、英文播音员。之前他们经历了长达3个月的封闭培训,从几乎对于垒球比赛一无所知的状态,变成了现在真正的专家。
(小罗)
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 史家民 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