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这个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如今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已从原来空旷的石油城迈向生机无限的“油化之都”。
科学论证,谋划产业发展新思路
大庆油田产量持续保持我国陆上石油企业年产之最,大庆每动一步,都关乎方方面面。 大庆,如何才能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接续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呢?
2004年12月28日,一份由大庆专家咨询委员会草拟的关于加快石化产业发展的报告,送到了新任市委书记盖如垠手中。这是一个地企双赢、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大庆实际的发展思路。14天后,市委书记盖如垠、市长韩学键主持召开了由市五大班子领导、中直石油石化企业领导、省内化工方面的专家学者、省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大庆石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大庆应把石化作为首选接续产业,今后要把它做成超千亿元的支柱产业。
立足于提升大庆石油石化在全国产业中的地位,立足于大庆作为黑龙江石化产业龙头,立足于培育产业新高地,大庆市成立了推进石化产业发展工作小组,积极谋划发展。他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春节都没有休息,多次向市领导汇报、修改,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做大做强大庆石化产业建议方案》,提出了调整工艺路线,降低成品油比例,逐步增加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的产量,以大庆石化公司60万吨/年乙烯为龙头,延伸产业链,做好深加工。
2005年3月初,在全国“两会”期间,大庆市主要领导向中油集团领导、省领导汇报了这一发展新思路,阐述了做大做强大庆石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大庆,再一次站在了崭新的起跑线上。
为城市的发展“攻关”,市委书记盖如垠、市长韩学键始终冲在最前面,逢人便讲接续产业,三句话不离“做大做强石化”。为了争取上面的支持,他们先后十几次跑中油集团和有关部委做工作,积极争取扩大“三烯”规模、增加“三苯”产量。
然而,这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大庆市提出了并线改造60万吨/年乙烯的建设项目,科学的发展思路,强烈的发展愿望,打动了一名又一名决策者。今年4月7日,中油集团高层研究通过了大庆60万吨/年乙烯并线改造方案,7月初,顺利通过了评估。
据了解,项目实施后,大庆将建设上下游配套大项目46个,总投资达364个亿,预计新增销售收入430个亿,利税达82个亿,成为全国最大的聚烯烃加工基地。
地企合力,做大做强石化产业
近两年,通过大庆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协调当地各大中直石油石化企业,综合平衡地区资源优势,积极推进项目实施,不仅加快了企业的发展,也为区域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如今,大庆的石化产业实现了由石油炼制型向炼油化工型、由单体项目建设向谋划产业链条、由分散布局向专业园区发展的三大转变。该市高新区依托大庆石化的产业基础和人才技术优势,建设了宏伟、兴化园区,重点发展汽油、润滑油、聚丙烯酰胺、树脂深加工、石化三剂等产业;大同区毗邻大庆炼化公司,依托腈纶纤维、毛麻等原料优势,打造了轻纺工业园……大量优质、低价的化工原料,一应俱全的园区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他们围绕着大企业搞“吃配”,延伸了产业链条,做大了精深加工。目前,全市各类石化园区已入驻企业163家,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
市长韩学键说,大庆市情的本质是油情,大庆经济的主体是油经济。近年来,我们通过做强油化工,做大气化工,做长深加工,推动了石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1570万吨的炼油能力和60万吨的乙烯生产规模以及成品油、塑料、腈纶纤维、化肥等8大石化系列产品。近两年,先后投资65亿元,开工建设了80万吨尿素扩建、10万吨ABS扩建、5万吨合成氨等15个大项目,已有60万吨乙烯、30万吨聚丙烯、8万吨顺丁橡胶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
截至2005年底,该市石化生产企业已由2000年的247户发展到517户,规模以上石化企业由50户发展到128户;规模以上石化生产企业销售收入由330亿元增加到59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5%,工业增加值由41亿元增加到78亿元。
求实创新,让大庆石化永葆旺盛生命力
事实上,石化产业从上游往下游做,最缺的是技术,是知识产权,这是制约大庆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
这几年,有着求实、创新等优良传统的大庆人开始了攻坚克难。据大庆市经委调研员于占发介绍,大庆石化总厂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自主研发了ABS工艺,由5万吨扩建到10万吨,仅此一项,就节省外汇资金500万美元;大庆炼化公司引进的30万吨聚丙烯项目,国外的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而大庆人科学管理、刻苦钻研,仅用16个月就建成,现在已经达产、达效;大庆华科公司塑料研发中心放眼未来,研究出阻燃、抗冲等塑料深加工技术,为石化下游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一五”期间,在全力创建“百年油田”的同时,大庆还要继续加快石化产业发展的步伐,开工建设好60万吨乙烯、30万吨聚丙烯、52万吨乙二醇以及40万吨醋酸、36万吨联合芳烃装置、100万吨复合肥扩建等一批大型石化项目。到2010年,力争石化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建成以百万吨级乙烯、聚丙烯、甲醇、复合肥和大型芳烃装置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