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9·11”恐怖袭击已过去近5年,但人们仍对当时美国军方表现存有诸多疑问:比如,美国空军当时如何应对的?他们是否真的击落了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93号航班?
近日,美国记者迈克尔·布朗纳费尽周折,终于取得北美防空司令部东北防区在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当天的30小时录音资料。布朗纳据此撰文,尽显美国空军应对袭击时的混乱局面。
◆ “真相在录音中”
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纽约州北部,阳光明媚。 位于当地偏僻山区的北美防空司令部东北防区内,美国空军少校凯文·纳西帕尼身穿飞行服,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但他准备应对的并非是即将发生的恐怖袭击,而是一场军事演习。
纳西帕尼在北美防空司令部东北防区担任飞行指挥官。北美防空司令部由美国大陆防空司令部和加拿大防空司令部联合组成,负责保护北美领空。东北防区的驻扎人员虽然不多,但他们负责保护的领空却从东海岸延伸到田纳西州,向北经过达科他,直到美加边境,其中包括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和芝加哥等重要城市。“9·11”恐怖袭击的目标正是位于这一区域内。
布朗纳在美国《名利场》杂志撰文说,美军在这次袭击发生后约100分钟内的应对措施全部出自东北防区指挥中心,有4架战斗机和1架没有携带武器的教练机升空。
“真相全在录音中,”布朗纳写道。东北防区指挥中心4部录音电话当时留下了30小时录音材料,布朗纳去年9月曾要求获得这些录音材料用于研究,但非常困难。9个月后布朗纳才终于“意外”获得这些此前不曾完全公开的录音材料。
◆ “这不是演习”
当天8时14分,5名恐怖分子控制了美利坚航空公司11号航班驾驶舱,这架飞机最终袭击了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北楼。当时,北美防空司令部东北防区指挥大厅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人。
指挥大厅灯光昏暗,雷达显示器和通信设备排成排,墙上有许多显示器。东北防区指挥中心的人员共有30多人,除了在指挥大厅的人员外,一些人在查看电子邮件,有些人在到处走动,还有一些人在作战室参加演习前汇报会。
当地时间8时30分之前,人工语音提示录音电话系统开始报出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2时26分20秒”。
录音中首先出现的是几个人嘈杂的声音,其中包括当时23岁的空军一等兵斯塔西娅·朗特里、40岁的通信技术人员谢利·沃森和她们的上司、40岁的二级军士长莫琳·杜利。她们在危机时刻的职责是负责东北防区、联邦航空局和其他军事指挥部之间的通信联络,尽可能收集信息,上传指挥层。
8时37分,录音谈话内容还完全是琐事。但接下来,背景音里可以分辨出31岁的技术人员杰里米·鲍威尔的声音,他首先接到军方提示“出了乱子”的电话。打来电话的是负责民航管理的波士顿中心。
8时37分52秒--
波士顿中心:嗨,这里是波士顿中心交通管理部。我们遇到麻烦,有一架飞机遭到劫持,飞向纽约,我们需要你们,我们需要几架F-16型飞机或其他飞机来救急,请帮忙。
鲍威尔:这是真的还是演习?
波士顿中心:不,这不是演习,不是测试。
鲍威尔听到劫机消息的第一反应——“这是真的,还是演习”——在随后的信息传达过程中多次出现。他们和鲍威尔一样,以为这是军事演习的指令。
在负责通信的工作区,几名女性不经意间听到“劫机”,第一反应是兴奋。
8时37分56秒--
朗特里:那是真的吗?
杜利:真是劫机!
沃森:酷!
几乎与此同时,广播上传出声音,要找纳西帕尼。如今已经晋升中校的纳西帕尼回忆说,他听到广播找自己,第一反应是“演习提前开始了”。
◆ “我们正在努力”
录音中可以听到纳西帕尼按照劫机事件的应对规程下令,要求两架战斗机在科德角的国民空军警卫队奥蒂斯基地紧急就位,随时准备升空。与此同时,通信组尽快确定飞机所属航空公司、航班号、飞行路线、乘员人数以及目前所处位置等信息。
通信组随即与波士顿地面管理中心联系,但除美利坚航空公司、11号航班、从波士顿飞往洛杉矶等已知信息外,对方只能确认飞机驾驶舱受到威胁,其他信息却无法确认。
这时凸显的另一问题是东北防区设备陈旧。与民航部门相比,他们的雷达系统相形见绌,不足以锁定11号航班客机的位置。此外,劫机者关闭了航班上的无线电信标,而这时美国大陆上空有3000多架航班。纳西帕尼后来解释说,雷达显示器上可以看到数千个光点,究竟哪一个是被劫飞机?这无异于“大海捞针”。波士顿中心指示,它的位置是“肯尼迪中心以北35英里(约合56千米)”,但这几乎没什么意义。
8时46分36秒--
纳西帕尼:嗨,长官,好,我们——正在努力,我们正在努力确定这家伙的位置……现在驾驶舱里发生的一切可能非常疯狂,所以可能需要——那可能会平息下来,也许能得到一些好点的消息。
这次通话开始后4秒钟,11号航班客机撞入了世贸双塔北楼。
◆ “演习暂停了”
佛罗里达州北美防空司令部总部的拉里·阿诺德少将和东北防区指挥官鲍勃·马尔中校批准了两架战机的升空请求。随即,两架F-15型战机从距离纽约曼哈顿区240多公里的国民空军警卫队奥蒂斯基地升空,全速飞向纽约。
8时51分11秒,东北防区通信组成员朗特里接到来自波士顿地面中心的消息:一架飞机撞入世贸大楼,他随后把这一消息转达纽约民航控制中心。
但对于这架飞机的型号,波士顿中心却没有确切的消息。于是,朗特里再次与波士顿控制中心取得联系。
8时56分--
杜利接过朗特里的电话听筒:我是二级军士长杜利。我们需要——你们能否确认11号航班就是那一架——
波士顿中心:不,我们现在不确认这一点,我们只知道一架飞机撞击……
二级军士长杜利继续追问关于11号航班的消息,回答是:失去联系。
波士顿中心通联人员科林·斯科金斯最近接受采访时回忆说,美利坚航空公司在事发几个小时内一直拒绝确认自己的航班客机撞上了世贸大楼,信息不确定引发的麻烦随着袭击继续进展而加大。
8时57分11秒--
东北防区的一些人开始表现出惊恐,于是纳西帕尼开了一个玩笑来缓解气氛:我觉得演习暂停了。你们说呢?(笑)
◆ 3架航班遭劫持
9时3分17秒,朗特里收到信息:可能有第二架航班遭到劫持。几乎与此同时,美国联合航空公司175号航班撞入世贸中心双子塔南楼,北美防空司令部东北防区的人员也通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直播目睹了这一过程。但东北防区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仍无法确认撞上世贸大楼的第二架飞机究竟是否为美联航175号航班。
9时3分52秒--
纳西帕尼(对马尔中校):长官,我们有……我们收到消息,第二架飞机可能遭到劫持,尚未确认。我们的战斗机目前在长岛以南。
此时,从奥蒂斯基地起飞的两架战斗机正逼近曼哈顿。飞行员看到远处有烟升起,感到吃惊。他们尚未接到世贸中心遇袭的消息,其中一名飞行员丹·纳什少校后来回忆说,他们在飞近纽约时才接到消息,获悉“第二架飞机撞上世贸大楼”,他当时还在想:“美利坚11号怎么样了?”
纳西帕尼希望战斗机进入曼哈顿上空,但联邦航空局的答复是:“推迟起飞”。纳西帕尼对此不满,他当时要求把这部分内容录下来,留作资料。他还希望上司批准另外两架战斗机从弗吉尼亚州的兰利空军基地升空,但这一要求也遭到拒绝。马尔中校后来解释说,他担心多架战斗机同时升空,燃料可能会同时耗尽。
布朗纳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马尔中校当时有权指挥的只有4架战斗机,但防守的领空面积却约占美国大陆领空的四分之一。
9时21分37秒,杜利接到波士顿中心斯科金斯传达的消息:第三架飞机遭到劫持,正飞往华盛顿。
◆ 仍在飞行?
9时21分50秒,从录音来看,纳西帕尼此时仍以为美利坚11号还在飞行,他要求上司下令另外两架战斗机从兰利空军基地升空,随后获得批准。同时升空的还有一架没有携带武器的教练机。
至于当天遭劫持的美利坚航空公司77号航班和美联航93号航班,纳西帕尼请求战斗机升空并非针对它们,而是针对美利坚11号,在接下来的半小时中,纳西帕尼曾6次提到这件事。9时32分20秒,一名军官还询问纳西帕尼,如果锁定美利坚11号,怎么办?是否真要击落这架载有许多乘客的航班?有没有征求上级意见?
这种命令只能来自美国总统,别人则无权下达。
同时,东北防区通信组仍在搜索“美利坚11号”的位置。
9时34分,华盛顿中心传来消息:另一架航班——77号航班失踪,怀疑被劫持。而实际上,印第安纳波利斯地面中心早在8时54分就和77号航班失去了联系,但并没有及时通告军方。
9时35分,东北防区接到消息,一架飞机逼近白宫10公里范围内,但型号不明。实际上,这架航班就是后来突然掉转方向袭击了五角大楼的77号航班。但当时,东北防区却无从得知。
东北防区指挥中心还一度得到达美航空公司1989号航班遭到劫持的消息,虽然这一消息早已被民航部门证实为谣言,但通信不畅再次让东北防区“蒙在鼓里”。
10时7分,当纳西帕尼正忙着拦截“一架飞往白宫的飞机”时,克利夫兰地面中心传来消息:美联航93号航班遇到麻烦。这是东北防区指挥中心当天首次收到美联航93号出问题的消息。而实际上,这架航班已于4分钟前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
克利夫兰地面控制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在9时28分听到93号航班驾驶舱内传出打斗声后,迅速报告了联邦航空局,但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北美防空司令部东北防区一直不知情。
布朗纳说,对于北美防空司令部东北防区指挥中心人员来说,“9·11”恐怖袭击不是4架航班遭到劫持,而是一场激烈追踪,目标是10多架遭到劫持的航班,其中有真也有假,造成这种混乱局面的,正是通信系统运转不灵。
◆ 调查证词显“古怪”
但在美国国会参议院2003年举行的“9·11”恐怖袭击调查听证会上,北美防空司令部一众军官讲述故事的时间顺序却与录音资料颇有出入。
已经退休的北美防空司令部阿诺德少将当时说,美军一直在跟踪美联航93号航班,战斗机也已经就位,准备随时保护首都华盛顿免受威胁。东北防区时任指挥官马尔中校在袭击事件发生一周年前后对美国广播公司说,当时曾提醒飞行员,他们可能要在必要时拦截美联航93号。
马尔近日回忆说,阿诺德当时说过,至少自己记得他说过,“要拿空中的人,救地面的人”。但布朗纳在文中写道,“在现实中,他从没有这样的机会”。
阿诺德当时的同事艾伦·斯科特中校对调查委员会的讲述说,北美防空司令部获悉美联航93号航班出问题的时间是9时16分。
根据他的说法,从那时起,军方一直在跟踪这架航班;9时24分,军方下令,兰利空军基地两架战斗机升空,这在北美防空司令部东北防区获知美利坚77号可能遭到劫持后仅仅数秒钟。果真如此,这说明军方应对有效:联邦航空局报告劫机,军方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但几分钟之后,阿诺德又说,两架战斗机从兰利空军基地起飞,并非应对美利坚77号,而是要前往华盛顿特区,提防美联航93号的袭击。
但布朗纳指出,美联航93号在9时16分尚未遭到劫持。东北防区首次接收到美联航93号遇到麻烦的信息是在此后51分钟。而且,两架战斗机从兰利起飞,实际上应对的目标是一架已经不存在的飞机——他们以为仍在飞行中的美利坚11号。
而对于东北防区在劫机事件发生后针对可能多达10多架或有或无的航班的混乱追踪,阿诺德等人在调查委员会面前作证时却提及不多。
“我们当时知道有什么不对劲,但却不足以判断不对劲在什么地方,”“9·11”调查委员会成员迈尔斯·卡拉说。调查委员会另一名成员约翰·阿扎雷洛说,他也感觉阿诺德当时的说法有点“古怪”。
◆ “想当然编造”
此外,根据阿诺德和斯科特的说法,北美防空司令部东北防区得知美利坚77号失踪的时间比实际时间9时34分早了10分钟。
“9·11”事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布什政府高层官员多次说:布什在考虑是否击落载有许多乘客的美联航93号时面临“艰难抉择”。但布朗纳认为,实际上,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在10时2分才得知美联航93号航班被劫持的消息,1分钟后,这架航班即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
阿诺德2004年6月17日再度出席“9·11”委员会的听证会,以解释这种时间上的错乱和失实。这一次,委员会提供了多种证据和材料,以及北美防空司令部东北防区和美国联邦航空局的录音资料。
委员会一名成员问阿诺德:“将军,当时出现了通信混乱和一架子虚乌有的11号航班,正是由于(你们)没有及时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一点上,有关‘9·11’的报告因此一团糟,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阿诺德回答说,2003年作证时自己对情况还不是那么了解。委员会官员认为,这不仅仅是“想当然地编造”,而且“根本就是失实”。对此,马尔最近接受采访时说:“我想不出有我们什么理由编故事。”
但调查委员会成员反诘:如果袭击发生后1个多小时,仍然无法拦截第四架遭到劫持的航班,将说明什么?如果当时通信系统完全瘫痪,运转失灵,又将是什么局面?
美联航93号坠毁之后,从录音带中完全听不到袭击结束的迹象,慌乱和信息错误仍在蔓延,继续……
10时15分30秒--
技术人员鲍威尔:我们的防区可能又有一架飞机遭到劫持……
纳西帕尼:好了,妈的……(完)(陈济朋 新华社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