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九八投洽会上,闽台金融合作的议题再次引发了台企和两岸金融业者的关注。
今年8月中旬的厦门市保险工作会议上就传出,厦门将下决心引进台资保险机构,争取在保险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到前日,在省台办、省发改委、省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主办的“闽台产业对接及金融合作研讨会”上,福建欲在金融合作上后发先至的心态更加明显。
近年来,随着闽台之间经贸、文化、人员往来的不断增加,多项政策已开始在福建先试先行。
而这种先试先行,得到了与会专家、业者的肯定。步伐落后闽尚无台资金融机构
媒体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台湾仅有七家银行、十三家证券公司、九家保险公司获准在祖国大陆设立办事处,而这些台资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上海、昆山、深圳、北京等台商密集区,目前尚无一家台湾金融机构在闽开展业务。
闽台金融合作步伐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不容忽视事实。
中小台资企业无法有效获得金融服务支持已被视为福建吸引台资以及发展对台贸易的一大瓶颈。
在本届“9·8”期间举行的首届海峡西岸经济区论坛上,主办方特意安排了一场“闽台产业对接及金融合作研讨会”。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德章、国台办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以及两岸企业负责人、知名经济专家学者等100多人与会。
不过,近年来,随着闽台之间经贸、文化、人员往来的不断增加,多项政策已开始在福建先试先行。
在贸易结算方面,2001年1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福建东山的对台小额贸易出口允许收取人民币核销。该政策参照中国大陆与邻国边境小额贸易有关做法,结合福建实际,允许对台小额贸易以人民币结算,即允许有关贸易公司对台小额贸易以人民币办理核销。
2002年下半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与台湾本岛多家银行签订了代理行协议并已开展对开信用证业务。
在货币兑换方面,早在1988年,中国银行厦门分行、福州分行与马江支行就获准开办新台币兑入业务,台胞来福建旅游可持新台币到指定的中国银行机构兑换人民币。目前该项业务已经扩展到福建省内中国银行所有支行以上机构。
2003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5城市的中国银行机构开始试办人民币与新台币现钞的有条件兑出业务。台商支招专投担保公司服务台企
在今年中旬的厦门市保险工作会议上,厦门方面宣布,厦将下决心引进台资保险机构。
而在此前,厦门市金融处处长陈跃进提醒本报记者,在最近一段时间要多留意闽台之间的金融动向。
厦门市保监局局长张柏玲曾明确表示,厦门将加强与台湾金融保险业的合作交流,引入外资及台资保险企业进入厦门,借鉴其先进经验,提升厦门保险业运作水平。
“闽台产业对接及金融合作研讨会”上,台湾合作金库银行董事长陈冲认为,产业是“根”,金融是“叶”,闽台金融合作不畅,是现行法律框架造成的障碍,不论“有根没叶”、还是“有叶没根”,都不利于两岸经济的发展。
“虽然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开放两岸的金融业务还有一定困难,但作为海峡两岸的闽台金融合作还是有些‘可为’的尝试!”陈冲提出在祖国大陆成立专门为台企服务的担保公司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台商在福建投资根深叶茂。
对于成立担保公司,陈冲解释称,目前大陆有4000多家担保公司,却没有一家是真正为台企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由于台企“背景”太深,才造成银行有钱不敢放贷,台商有需要无处贷款的尴尬局面。
陈冲进一步解释称,而目前两岸对在大陆设立台商担保公司并没有明文限制,福建完全可以先试先行,由台湾有实力的金融机构投资、或与福建金融机构合资成立担保公司。然后,由这些在台企大本营台湾的、有着多年信用担保办理经验的台湾金融机构征信,提供台企的背景及信用资料,再由大陆的银行放贷,帮助中小台企融资。
台湾大学教授许振宁认为,除成立担保公司外,广大台企还可利用“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华侨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等一些开放式基金进行短期融资。专家建议扩大闽新台币收兑业务
据了解,为切实解决台企贷款难问题,去年9月,国台办与国家开发银行推出总额为300亿元的开发性专项贷款。今年5月,厦门市台商协会和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签订协议,由厦门农行推出300亿元专项贷款,分五年贷给厦门台企。今年7月,国台办与华夏银行又推出主要面向中小台企的专项贷款200亿元。
但据部分台商反映,由于大陆银行贷款要求严格受限度高,许多中小台资企业较难从中获得金融货款。
由于福建尚无一家台资金融机构,与促进闽台金融合作交流的形势需求极不相称。在“闽台产业对接及金融合作研讨会”上,众多权威人士提出,要鼓励台资来福建省设立各类金融机构,争取台湾地区批准福建省金融机构赴台设立机构。
另一个突破口在银行新台币兑出业务上。专家们建议扩大新台币收兑业务在福建省辖区的地域和机构范围。在地域方面?熏从目前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扩大到全省9个地市;在机构方面,先由目前的福建省中国银行扩大到中国银行和兴业银行,再逐步扩大到其他外汇指定银行。同时,进一步开发银行汇兑业务品种和完善定价机制。
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也认为,两岸金融合作及货币正常兑换,有利于加速大陆金融及经济现代化,也有助于台湾发展区域金融中心。
扩大人民币与新台币“双向流通”、兑换和计价结算,尽快建立海峡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也被广泛关注。专家们探讨台商投资以人民币、新台币计价,同时考虑台商企业汇出利润或清算时以新台币或者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建议相应增加新台币兑出功能、开设新台币外汇账户,放宽新台币在贸易和资本项下计价结算范围。
与会人士建议授权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具体承担两岸货币兑换、清算工作。在此之前,考虑先由闽台两地的商业银行建立双边清算机制。政府规划勾勒闽台金融合作蓝图
《福建“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提出,将着眼于提高福建金融业发展水平和服务闽台经贸合作需要,鼓励台湾金融机构前来投资设点,在银行、保险、证券、创业投资、货币流通等领域加快推进闽台金融对接。
在规划中,鼓励台湾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来闽直接设立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被广泛提出。
在银行业方面,规划还提出鼓励台湾银行业通过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在闽台商协会等加强行业沟通,支持符合条件的台湾地区银行在闽设立代表处。鼓励台湾银行、企业、财团参股福建商业银行、财务公司。鼓励闽台银行业加强业务往来。鼓励两地银行间建立代理行关系,拓展代理业务。鼓励银行创新金融工具,服务台商需求,扩大两地银行间直接通汇渠道与规模。
鼓励成立合资保险公司,鼓励闽台保险公司拓展业务往来,加强再保险合作。吸引台湾保险业人士来闽从业。
在证券业方面,将引进台湾品牌证券咨询公司来闽设立合资企业,开展证券咨询业务。
在货币流通领域,规划直接提出争取扩大新台币兑换网点,允许各外汇指定银行办理新台币兑入业务及兑出业务。争取在闽设立两岸货币清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