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钟世明和张添翻着邮册回忆当年为外商找住处的紧张日子。
当年钟世明的工作证
小组每个人都收藏了很多国际邮票。
广交会今年10月将迎来“百届盛典”,本报开辟《说出你的故事》栏目,寻找老广交,寻找伴随着广交会成长的外贸企业,寻找为广交会服务过的社会各界人士,说出你们的故事。来函请寄:广州市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广州日报经济新闻中心“说出你的故事”栏目收(邮编:510121)或发电子邮件到jjzx@gzdaily.com请注明“说出你的故事”栏目收。
在百届交易会的历史中,海外采购商在广州找宾馆曾有一段特别紧张的时期。为此,广东省、广州市以及交易会成立了一个“交易会订房小组”,专门负责来自五大洲交易会客商的住房安排,这中间有很多鲜为人知的趣闻。当年订房小组成员钟世明、张添在看到本报迎广交会“百届盛典”《说出你的故事》栏目后向我们发来了电子邮件,昨日,已退休的钟世明和现任白天鹅宾馆总经理助理的张添给我们讲述了当年给海外采购商找住处的那些紧张的日子。
撰文:杜娟、骆建基 摄影:高鹤涛
海外采购商睡到了东方宾馆草坪上
记者: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小组?
钟世明、张添(以下简称钟、张):这要从1979年说起,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那年的广交会到广州的外宾特别多,而广州的涉外宾馆严重不足。结果在东方宾馆的草坪上、花园里、大堂的沙发上都睡着采购商,造成的影响很不好,广州市政府也非常不满意。为此,在1980年广东省、广州市和交易会成立了一个“交易会订房小组”,从东方宾馆、流花宾馆、白云宾馆和后来的白天鹅酒店抽调了4名工作人员,加上交易会的两名工作人员组成了这个为海外采购商服务的特别小组。办公室就设在东方宾馆的2719号房间,直到1986年秋交会结束后小组才宣告解散。
记者:当时的住房紧张到什么程度?
钟、张:当时广州的涉外宾馆能提供的客房仅3000间左右,最大的东方宾馆有1000间,白云宾馆有700间,流花宾馆有700间,广州宾馆有500间左右,只有这四家宾馆能接待外宾。“交易会订房小组”成立后才进一步开拓房源,海外采购商只能住涉外酒店的规矩也有了松动。
最远将采购商送到番禺、佛山住
记者:当时接待的采购商主要来自那些地区?他们来之前都不订房的吗?
钟、张: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都有,欧美客人大多有事先订房的习惯,没有订房就前来参加交易会的采购商主要是亚非客人。最有意思的是巴基斯坦客人,他们一进订房小组办公室就会用中文大声说:“中巴友谊万岁,我们是老朋友。”
当时没有计算机和网络,订房小组通常要在广交会开始前3个月向海外采购商发出信件,询问他们前来的具体日期和对酒店住房的要求等等,然后再与广州当地酒店联系房源。通常拿到住房确定书的客人都可以很顺利地住进酒店。
记者:最远的要送到哪里?
钟、张:除了几家涉外酒店和广州市内条件较好的酒店外,实在安排不下来时我们也曾将采购商送往番禺和佛山。记得有一次,已是晚上11时了,我们将十几名采购商送到番禺宾馆,要坐两次轮渡,花三个小时才能到。由于时间已经很晚,还是政府有关部门下文,轮渡才特别为我们开放。这些采购商白天喝了不少啤酒,加上长途颠簸,不少人就在码头上就地“方便”,因为那里找不到厕所。但作为工作人员的我们就非常担心,不断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不要掉进水里。
最难
采购商有时不接受住宿安排
记者:采购商来都想住宾馆,听说也有将他们送到条件不怎么样的招待所的。他们接受这种突然的安排吗?
钟、张:1985年春交会,采购商来得实在多。春交会前的一个晚上有8个采购商实在是无法在市区安排,只好临时联系了石井的一个部队招待所。赶了十几公里路,深夜把这8个人送到招待所时,迎面是两个扛枪的当班警卫。车上的一个中年以色列犹太商人不干了,嚷着要回城。我们好不容易把他们安排了,当然就不同意。他不依不饶,叫嚷着不送他回去,他走路也要走回城里。无奈,深夜1时多把他送回了东方宾馆。幸好这时刚好有一个宾客退了房,将他安排了。第二天,这位采购商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曾待过纳粹的集中营,看到拿枪的就有恐惧感。”其实我们也知道,让采购商去住招待所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往往是当晚将他们送去,第二天又把他们接回来。
最乐
5角钱的叉烧包百多国的邮票
记者:这段艰难的日子什么时候结束?
钟、张:从1986年开始,广州市酒店房源紧张的情况有所缓解,上世纪80年代中期,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花园酒店等几家五星级酒店逐一开张,对缓解房源紧张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订房小组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当时各大酒店根本不缺客源,开房率经常都能达到100%,但东方宾馆、流花宾馆、白云宾馆和白天鹅宾馆等酒店还是专门为广交会保留了大量客房。
记者:那段日子很辛苦,但听说你们也是有回报的。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钟、张:当时我们抽调到订房小组是不拿一分钱额外报酬的,全部的工资还是从原来单位领取。但工作时间非常长,经常是从早上7时就有采购商找上门,直到晚上12时多还在为采购商找住处,甚至半夜3时还有人找上门。让我们最感到安慰的是,订房小组成立后还没有发生过采购商找不到住处的情况。
当然工作中有苦也有乐,现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天晚上可以吃到5角钱的叉烧包,那真是很美味。此外,由于当时我们每天能收到超过1000封信件,小组每个人都成了国际邮品收藏家,最少的都有3本来自世界各国的邮票,最多的甚至收集了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十几本邮票。 |
|
|